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主動適應兩岸關係發展新局面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3-30 13:40:10


 
  兩岸關係發展變局中的“變與不變”

  2014年既是台灣政局出現重大變化的一年,也是兩岸關係面臨新情況、新變化的一年。兩岸關係受“反服貿運動”、“九合一”選舉等島內政局變動影響,面臨著2008年以來的最大挑戰,兩岸關係發展由快速發展的“高溫期”向平緩漸進的“常溫期”過渡,兩岸關係發展進入“節奏放慢,阻力增強,變數增大”的新常態①。但我們也應客觀、辯證地看到,現階段兩岸關係發展面臨的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只是兩岸分離60多年來累積起來的政治矛盾尚未得到解決的結果,也是近6年來兩岸關係取得新進展但仍未突破這一結構性困境的結果。從影響兩岸關係發展及台灣問題解決最終走向的決定因素、民意基礎及外部環境看,兩岸關係發展變局中仍然存在諸多不變的規律,仍然存在著繼續向前發展的動力與基礎。

  (一)“三個變化”

  一是從兩岸兩會協商進程看,兩岸服貿協議生效直接受阻,兩岸後續協商不確定性增加。

  受3月份島內爆發的“反服貿運動”影響,兩岸服貿協議生效時程被延滯,兩岸貨貿協議等ECFA後續談判協商受阻。尤其是,國民黨及馬英九當局最終答應抗爭學生及民進黨將“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納入立法的要求,將包括“行政院版”以及反服貿學生支持的民間版、民進黨版、台聯黨版等7個版本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交付“立法院”委員會審議,給兩會協商戴上沉重的枷鎖。從已公佈的各版本內容看,無論最終何種版本通過,都將對兩岸協議的簽署及生效帶來嚴重衝擊。其中,民進黨版及民間版明確將兩岸定位為“國與國”的關係,“不但破壞憲政體制,更將嚴重衝擊兩岸關係”。即使以國民黨主張的“行政院版”,也將對兩岸協商形成很大制約。該版本主張若有違反、變更及抵觸法律者,或需要修法,可依“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由15名或以上“立委”連署將“備查”改“審查”;“協議經‘立法院’未通過或審查未予備查,統籌辦理機關應即通知協定對方,視需要與對方重啟協商”,意味未來兩岸幾乎所有協議都將難逃被“立法院”審查的命運,也表明未來台灣可能將協議退給大陸、重啟談判。這一兩岸協商進程變局的直接後果便是,兩岸和平發展良好氛圍被破壞,兩岸後續協商將面臨民進黨阻撓、民眾放大檢驗等重重變數,兩岸關係發展受到的島內政治因素干擾與阻礙將越來越大。

  二是從兩岸關係發展所需的台灣政治環境看,“北藍南綠”、“藍大於綠”的傳統政治格局被顛覆。

  11月29日揭曉的台“九合一”選舉以國民黨空前潰敗結果落幕,在22個縣市,國民黨僅保住6個縣市,並丟掉具有關鍵指標性意義的台北市、台中市、桃園市,民進黨則贏得13席,無黨籍獲3席。這一結果不僅翻轉台灣傳統的“藍大於綠”、“北藍南綠”政治版圖,而且沉重打擊國民黨士氣、進一步增強民進黨2016奪權的信心、強化了2016的“變天氛圍”,同時給兩岸關係帶來更多複雜影響。一方面,國民黨崩盤式慘敗嚴重挫損馬英九的領導權威,並直接導致馬英九辭去黨主席、江宜樺辭去“行政院長”,國民黨黨政人士進行大洗牌。從而馬當局推動兩岸關係向前走的意願與能力嚴重下降,馬當局餘下任期工作重心將轉入穩住政權,而不是在兩岸關係上取得更大突破。另一方面,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中獲得“創黨以來最大勝利”,強化了蔡英文的“綠營共主”及2016年“大選”候選人地位,極大提升了該黨的士氣與鬥志,並憑藉多數地方執政縣市形成“地方包圍中央”的強烈態勢;同時,更進一步增強了蔡英文及民進黨“不調整兩岸政策也能打贏2016年”的幻想,未來民進黨的兩岸政策雖仍有調整可能,但“台獨本質不變”的觀念可能更加強化。這一新的島內政治格局,對於大陸推動與台灣的交流交往、推動反“獨”促統工作將是重大挑戰。

  三是從兩岸關係發展所需的島內民意基礎看,“疑中、反中、懼統”的社會氛圍顯著上升。

  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發展出現歷史性轉折,兩岸雙方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基礎上建立政治互信,實現了良性互動,保持了兩岸關係發展的正確方向。兩岸實現全面直接雙向“三通”,兩岸相繼簽署21項協議,解決了兩岸交往中衍生的大量實際問題,給兩岸民眾謀取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但這些發展並未解決兩岸長期以來所形成的固有矛盾和政治分歧,也並未解決台灣民眾對大陸政治、社會發展的疏離感與不認同。相反,在急速的發展當中,台灣普通民眾對於兩岸關係發展過快過近的擔憂與疑懼不斷上升,人們對台灣被大陸經濟吸收、政治併吞的擔心反而更加嚴重。隨著這種民意氛圍的不斷累積,2014年3月,借由“兩岸服貿協議”議題,在民進黨背後操弄下,各種誤解與不滿瞬間爆發,演變成一場聲勢浩大的“反服貿運動”,最終使“積極和諧的氛圍迅速降溫,兩岸和平發展自2008年以來第一次遭遇急剎車”。6月,島內發生“張顯耀去職事件”,將大陸無端捲入,嚴重損害兩岸互信,干擾兩岸協商談判。此後,又因香港發生“佔中事件”、蘇格蘭舉行獨立公投,更讓島內部分民眾對大陸政治體制發展、對“一國兩制”模式等產生質疑,從而更加激發島內民眾“疑中、反中、懼統”的政治情緒。這些民意氛圍的改變,作為兩岸關係發展結構性矛盾的產物,對大陸爭取台灣民眾認同、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將是重大阻礙。

  (二)“三個不變”

  以上這些趨勢性變化說明,下階段兩岸關係發展將面臨嚴峻挑戰。不過,面對兩岸關係2014年出現的新變局,我們需要客觀、理性進行分析,既要對新情況有新的認識,對新挑戰有新的應對,也要牢牢把準規律、主動而為,趨利避害、因勢利導。我們應認識到,兩岸關係發展進入平緩發展的新局面,沒有改變島內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流民意,改變的是島內民眾的政黨傾向與政治生態;沒有改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方向,改變的是兩岸關係發展的步調與節奏;沒有改變大陸對兩岸事務的主導權,需要改變的是大陸對兩岸事務的影響方式與途徑。

  一是大陸對兩岸事務的主導地位沒有改變。從決定台灣問題最終走向的根本因素大陸自身實力看,經過35年來的改革開放,大陸經濟、軍事、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綜合實力顯著提升,目前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解決台灣問題的實力與能力在不斷上升。一旦大陸綜合實力超過阻撓兩岸統一的最大外部干預勢力美國,在處理台灣問題上更有底氣與信心,也能使美國極大降低介入台灣海峽、阻撓兩岸統一的意願,減少對台灣的支持,兩岸關係的前景將朝更有利於大陸的方向發展。而在與台灣的實力對比上,“陸強台弱”格局更趨強化,“隨著兩岸實力差距越來越不成比例,大陸處理台灣問題的能力、籌碼、手段會愈來愈多,主導兩岸關係的能力將持續增強”②。即使目前兩岸關係發展出現一些波折,但這些波折不會對大陸自身發展造成任何影響,相反由於“反服貿運動”導致兩岸服貿協議受阻,使台灣在與對外貿易最大競爭對手韓國的差距越拉越大,喪失進入大陸廣闊市場的先機,台灣經濟將繼續向下沉淪,讓兩岸實力對比將更朝有利於大陸的方向發展,也讓大陸對兩岸事務的主導權更加強化。因此,未來大陸不僅將是推動兩岸關係進一步取得突破進展的關鍵動力,而且將繼續牢牢掌控兩岸事務發展主導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