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關鍵推升力量:李扁當局長期推行“文化台獨”、操弄意識形態化政治選舉。
1988年李登輝上台後,大力推進本土化政策,在教育、社會、文化等領域著力塑造“台灣主體性”,利用“台灣意識”中的分離主義傾向,人為製造兩岸的區隔與對立,以切斷台灣與大陸的淵源與紐帶。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李登輝鼓吹建立台灣“生命共同體”,提出“新台灣人”,極力抹殺“台灣意識”中與“中國意識”一脈相承的愛鄉愛土的民族情感,通過重構“台灣人”身份認同來侵蝕和異化“台灣意識”。陳水扁時期,大力推進“台獨”系統工程,在教育、社會、文化等領域內全面實施“去中國化”,去掉一切帶有“中國”、“中華”的標誌、符號,篡改歷史教科書,將中國近代史說成外國史,通過變革教科書編撰體制、反復修訂課綱、篡改史實內容、調整課時教學結構等手段,強力介入教育改革,將台灣與大陸切割開來,向青少年灌輸兩岸“一邊一國”的“台獨史觀”。李扁時期的“文化台獨”對台灣青年的價值觀念、理想信念、國家認同造成了極大的混亂。在長期“去中國化”教育與“文化台獨”的作用下,“兩岸之間你是你、我是我的認知差異日益突顯,使得中國人的概念已被扭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一般民眾自然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22)
更有,台灣島內政治鬥爭也在不斷推動著民眾國家認同的扭曲與異化。歷次選舉中,強調“新台灣人”意識的相關論述從來就是主旋律,民進黨總拋出“台灣人愛台灣”、“台灣人選台灣人”等口號,這不僅使得出生大陸或外省人後代的候選人背負天生的原罪,在一次次選舉動員中進一步強化了民眾本土意識建構,“台灣優先”、“守護台灣”成為新政治道德和社會價值標準。在此背景下,2008年馬英九上台後,雖堅持“一中”原則,但在政策設計及論述上都刻意突出“台灣”,不斷為台灣社會本土化趨勢發展推波助瀾,加速了島內青年對於台灣的認同與對中國的疏離。
四、重要催化劑:在社會體制方面的天然優越感與面對大陸強勢崛起產生的失落情緒錯綜交織。
相較於大陸在20世紀60、70年代經受“文革”十年浩劫,經濟物質生活水準發展落後、百廢待興,台灣則在同時期隨著經濟起飛完成工業化、現代化,且80年代啟動了西方式的民主化進程,被美國樹立為所謂“民主燈塔”,不斷增強的經濟實力和“軟實力”使台灣相較於大陸在心理上佔據了明顯的高地優勢,島內民眾的優越感與自信心持續膨脹,普遍認為兩岸在經濟水準、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人文素質等方面存在巨大差異,無法建立起兩岸同屬一中的“中國認同”,更無法認同與“貧窮落後”的大陸實現統一。時過境遷,隨著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國大陸在融入世界的同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尤其是21世紀以來,中國大陸快速崛起,在經濟總體實力、軍事發展水準、國際地位與政治影響力等方面實現全面躍升,兩岸實力的消長不僅讓台灣民眾心中原有的優越感迅速喪失,還令他們感受到了大陸對台灣未來發展的重要性,出於應激性、自我保護性而產生了一種既抵觸又焦慮的矛盾情緒,加之面對兩岸互信不足、政治對立尚未結束的現狀,島內民眾心中的失衡感與不安全感與日俱增。此外,島內分裂勢力不斷操弄“大陸導彈對準台灣”、“大陸封殺台灣國際空間”等敏感議題,將中國大陸貼上“打壓者”、“壓迫者”的標籤,更是進一步強化了島內民眾既有的危機與焦慮感,擔心台灣被大陸“吞併”,失去原有生活方式與“民主自由”。於是,在大陸強勢崛起與對大陸持偏激負面觀感的背景下,“懼統”、“拒統”自然成為島內社會普遍的社會心態,在島內整體對大陸排斥、敵視情緒下,青年對兩岸關係看法錯位自然難以避免。
幾點思考
應當看到島內青年群體主流民意的積極面,通過多種路徑促進其發揮正面效應,使其成為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力量。
一是兩岸進行政治談判、明確兩岸政治定位是消除島內青年認同錯位結構性障礙的主要路徑。
基於歷史與現實,兩岸政治關係的本質是內戰遺留並延續至今的政治對立,兩岸對“一個中國”的政治理解客觀上存在很大差異。一方面,大陸方面認為,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立取代了“中華民國”政府,以“中華民國”為國號的中央政府在國內法、國際法上相繼喪失代表中國的能力,“中華民國”的歷史地位已經結束,島內民眾認同的“中華民國”不是一個“主權國家”。另一方面,由於歷史與現實因素,島內民眾又無法把“中國”認同建立在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認同之上,導致其中國人的歸宿感日趨模糊混亂,矯正中國認同面臨先天障礙。而“密切的民間交流會有助於強化同屬於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和情感聯絡,但同屬於一個民族的意識並不必然地自動地導向同屬於一個國家的意識。任何一個民族或族群對於民族國家的認同都是在一定的制度環境之下,通過一定的政治安排才能實現和維持,也就是說,這個進程必須要有來自政治體系的制度力量參與其中才能完成”。(23)因此,進行兩岸政治談判、妥善解決兩岸政治定位問題,明確對“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是擴大台灣青年中國認同的政治基礎。
二是台灣青年群體主流不支持“台獨”,是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力量,應富有耐心、充滿信心地推動其國家認同的積極轉變。
台灣青年一代渴望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希望認識大陸、瞭解大陸、樂於到大陸發展、分享大陸崛起紅利,這種積極正面的心態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增添了蓬勃活力,對鞏固和夯實兩岸民間互信具有重要作用。“維持兩岸現狀”的島內青年民意可成為牽制甚至遏制“台獨”分裂勢力的一股重要力量。台灣青年世代成長於經濟快速發展、信息化科技化高速飛躍的大時代,價值多元、視野廣闊,可塑性、開放性、包容性強,相較於宏大的政治願景與歷史使命,他們更為關注自己的個人前途與自身利益,對“中國”雖缺乏應有的感情但也沒有過分的敵意,因而這種身份認同較具開放性和包容性,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存在將“中國”視為國家認同的可能性。(24)可以預見,這些極具想像力、創造力、可塑性的青年一代在有機會親身體驗大陸生活,或者得到更多關於大陸的真實信息後,對大陸應有更多積極正面的圖景,對中國崛起、民族復興與兩岸關係也會有更多務實思考。
當然,社會認同的生成是長期、潛移默化並具有歷史繼承性的,即便被重塑,也必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政府、學校、媒體、家庭等都要而且必須要在其中積極地扮演著重要角色,有機組合成穩定、獨立、持久的公共語言,持續內化為個體的價值觀和生活態度,才能見到實際效果。因此,對於改變島內青年的國家觀和認同體系,需要時間,需要耐心,更需要久久為功的努力和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