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史海揭秘:以色列差點成社會主義國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5-15 15:07:47  


 
  斯大林通過盟友向猶太人提供軍火

  與此同時,斯大林也注意到巴勒斯坦出現的變化,他迫切希望那里能出現一個親蘇聯的猶太國家,從而打破帝國主義在中近東形成的包圍圈。1947年,蘇聯部長會議成立情報委員會,它直接對斯大林負責,其第一項任務就是竭力促成猶太人建國並促成其加入社會主義陣營。與之相配合,斯大林還放寬了蘇聯猶太人移民巴勒斯坦的限制,並指示情報委員會中東及遠東總局局長安德烈•奧特羅申科從這些移民中挑選和招募諜報人員,以保證未來的猶太國投向蘇聯陣營。

  爲使猶太人能在與阿拉伯人的軍事對抗中不落下風,考慮周到的斯大林指示海關和情報部門允許那些參加過二戰及敵後鬥爭的蘇聯猶太老兵出國,例如曾在白俄羅斯的諾沃格羅迪克樹林中領導過“朱可夫”游擊隊的畢也爾斯基本來不想離開蘇聯,但經不起上級動員,最終全家移民到巴勒斯坦,成爲哈加納的軍事教員。到 1947年底,在哈加納擁有的2.5萬戰鬥人員中,蘇聯裔占到1/3强,以至于像坦克兵、炮兵乃至飛行隊等專業兵種只能以俄語爲工作語言。

  1947年後,英國對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已進入倒計時,而猶太人與阿拉伯人也即將進行最後攤牌。爲了增强哈加納的實力,本-古里安到處搜羅武器彈藥,但美國等西方國家不予理睬,只有各國猶太社團以走私方式提供零零散散的武器,而這些武器顯然不够哈加納使用。蘇聯方面得知這個情况後,便通過盟友捷克斯洛伐克向猶太人出售武器。1948年4月1日,南斯拉夫貨輪“諾拉”號載著捷克斯洛伐克提供的首批軍火運往巴勒斯坦,其中包括數架裝在板條箱里的阿維亞S- 199戰鬥機零配件,箱子外面寫著“農業機械”的字樣,這些飛機成爲日後威震中東的以色列空軍的元勛。直到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蘇聯和捷克斯洛伐克都是以色列最大的軍火來源地,蘇捷兩國不僅爲以色列提供了大量軍火,還爲以色列提供專用機場、建立空中走廊,爲以色列訓練空軍和傘兵部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