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1945國共談判前 打響幕後秘密情報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9-14 11:27:16  


毛澤東、蔣介石在1945年國共談判期間合影
  談判前的較量 

  1945年8月14日,蔣介石給延安發來電報,邀請毛澤東去重慶談判;同時,電令駐延安的聯絡參謀,當面探問毛澤東的答復意見。 

  中共中央判斷,蔣介石這個電報不外出於兩個目的:一個是借口毛澤東不去重慶,好將內戰責任嫁禍於共產黨;如果毛澤東去談判就給予共產黨幾個部長席位,迫使共產黨交出軍隊和解放區政權;另一目的,就是利用談判拖延時間,掩蓋他調兵遣將,奪取抗戰勝利果實。 

  8月16日,毛澤東電復蔣介石:“朱德總司令本日曾有一電給你陳述鄙方意見,待你表示意見後,我將考慮和你會見的問題。” 

  同日,毛澤東派人見國民黨派駐延安的聯絡參謀周勵武、羅伯倫,說:“毛先生不准備去重慶,待蔣委員長答復朱德電報後,再做考慮。” 

  蔣介石得電後便估計毛澤東不敢赴重慶。因為十年內戰時期他就在江西懸賞毛澤東的人頭,現在毛澤東肯定不敢上門送頭!8月20日,蔣介石又發一封電報,仍邀請毛澤東去重慶“共定大計”。 

  毛澤東於8月22日回電:“茲為團結大計,特先派周恩來同志前來進謁。”當天又接見周勵武、羅伯倫,告以本黨決定先派周恩來同志去重慶。 

  周勵武、羅伯倫這幾天在延安四處打探毛澤東意向,得到的所有消息,都是毛澤東不可能去重慶。於是,二人給重慶發去密報:毛澤東不會去重慶談判。蔣介石要的就是這個情報。認定毛澤東不會來重慶,因此,根本不作任何和談准備,而是忙於調兵遣將,搶奪各大城市和戰略要地。 

  發出兩封復電之後,8月23日,毛澤東召集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研究判斷當前國內形勢。毛澤東認為:當前內戰的威脅是存在著的,但國民黨有很大困難,至少今年不會有大內戰,所以暫時和平是可能的,必需的。毛澤東決定親自出去,還形象地說,我們是鑽進去給蔣介石“洗臉”,而不是“砍頭”。毛澤東還建議由劉少奇代理自己的職務,建議書記處增補陳雲、彭真二人,以便毛澤東、周恩來不在時書記處仍有5人開會。這表明毛澤東已經充分考慮到此行的危險。第二天,中共大將劉伯承、鄧小平、陳毅、林彪、陳賡、薄一波、肖勁光同時離開延安,奔赴各地,就位備戰。 

  8月23日,蔣介石第三次致電延安:“茲已准備飛機迎迓,特再馳電速駕!”蔣介石假戲真唱,鑼鼓喧天,三封邀請電報在廣播電台反復播發,各報紛紛轉載,一時間,蔣介石的和談“誠”意傳遍中外,美國、蘇聯呼籲中國和平,國內的中間派也心思大動,各界紛紛勸說毛澤東成行,把談判的皮球踢到了延安。8月24日,毛澤東復電說:“鄙人極願與先生會見,商討和平建國大計。俟飛機到,恩來同志立即赴渝晉謁。弟亦准備隨即赴渝。” 

  8月26日,毛澤東親自起草《中共中央關於同國民黨進行談判的通知》,判斷形勢:“在內外壓力下,可能在談判後,有條件地承認我黨地位,我黨亦有條件地承認國民黨的地位。造成兩黨合作(加上民盟等)、和平發展的新階段。”又分析了第二種可能:“如果國民黨要發動內戰,它就在全中國和全世界面前輸了理,我黨就有理由采取自衛戰爭,擊破其進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