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1945年台灣回歸祖國:全島狂歡三天三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1-07 10:53:02  


台北街頭到處都有慶祝光復的標語。
 
  受降現場 安藤利吉向奉命接收台灣的陳儀立正敬禮

  《開羅宣言》發表不久,中國國民黨政府就著手作收復台灣的準備。1944年夏,國民黨中央設計局組建了“台灣調查委員會”專司其事,以行政院秘書長陳儀為主任委員。

  陳儀出任“台灣調查委員會”主任後,即布置收集台灣的政治、軍事、經濟、文教、衛生等各業現狀,分類編輯。與此同時,開辦各類專職訓練班,如“台灣行政幹部訓練班”、“台灣警察幹部訓練班”、“台灣銀行幹部訓練班”等,學員都從在職公務員和大中學生中挑選,其中台灣籍人占了相當比例。訓練班每期4個月,先後培訓了千餘人,他們成了日後接收台灣的骨幹。`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後,國民政府即公告中外將接收台灣:依照規定,台灣全境及澎湖列島應歸還中國,本府即將派行政及軍事各官吏前往治理。凡我在台人民,務須安居樂業,各守秩序,不得驚擾滋事。所有在台日本陸海空軍及警察,皆應聽候接收,不得危害民衆生命財產……

  8月26日,陸軍總司令、任中國戰區受降主官的何應欽,宣布了台灣地區的受降主官為陳儀,受降地點在台北,日軍投降代表為台灣總督安藤利吉。

  下令撤去所有日本國旗

  9月14日,空軍第一路軍司令張廷孟攜帶國旗,率員飛往台北,接收台北機場。飛機抵達台北時低飛一圈,市民仰望天空,雀躍歡呼,直衝雲霄。

  張廷孟一下飛機,就令前來迎接的安藤利吉降下機場上的日本國旗,并撤去所有日本殖民機構懸掛的日本國旗。安藤利吉答應照辦,太陽旗旋即在機場上空消失,代之以中國國旗。機場內外同胞不約而同肅立致敬,繼而歡聲四起,一白發老翁含淚對孫兒孫女深情地說:“我們本都是中國人,我們又回到祖國的懷抱啦。”

  10月17日,入台接管的第70軍先頭部隊75師,在軍長陳頤鼎帶領下,浩浩蕩蕩開進基隆港登岸,台灣行政長官公署及警備司令部的屬員同時到達。基隆市民圍聚碼頭,爭睹接收部隊的儀容風采,不少人為搶占有利地形;徹夜露宿等候。部隊從基隆乘火車往台北的路上,不計其數的民衆站立在路邊,綿延不斷直至台北車站。幾天內,國民政府陸海空接收部隊陸續入台,進駐各要塞、碼頭、機場。

  10月24日,“陳儀飛抵上海,定今日赴台”的消息見諸報端。他從重慶啓程前,旅渝台灣同鄉會舉行了歡送宴會,致了熱情洋溢的歡送辭。當天午後2時,陳儀與美軍陸軍上校哥德理、海軍上校凱爾,自上海虹橋機場起飛,4時許降落在台北鬆山機場。機場上,國旗、彩旗似潮翻卷。當陳儀步下舷梯時,軍樂大作,歡呼聲、掌聲響成一片。

  離飛機百米外的一角,孤零零地站著一排神情沮喪的日本人,那是安藤利吉為首的日本軍政頭目。當看到陳儀臉呈勝利者的微笑走來時,一個個低眉垂頭,顯得十分尷尬。葛敬恩把陳儀介紹給安藤利吉:“這位是台灣省接收主官、台灣行政長官兼警備總司令。”安藤利吉立正敬禮:“歡迎陳將軍。”他強作出一副笑臉。

  1945年10月25日早晨,台北各式人等紛紛湧來公會堂,受降典禮將在這裡舉行。會場內外人山人海,都想目睹這莊嚴一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