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張學良:若不是已有太太,我會猛追宋美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2-16 09:51:14  


宋美齡
 
  同時令她驚嘆不已的是這位“胡帥”之子----—少年得志的馬上英雄竟然有著西方所謂的“萊茵河畔的騎士”風度。當她追憶這位少帥臨危受任,毅然決然地除掉親日派元老楊宇霆和常蔭槐,以及窺測戰機,揮兵入關,一舉結束中原大戰的時候,又感到這位意氣風發的青年英雄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歡迎于鳳至的儀式也是由宋美齡一手承辦的。于鳳至一下專車,宋美齡便快步迎了上去,親熱地與之緊緊擁抱,充分顯示出她作為中華民國“第一女性”之風采和魅力。當晚宋美齡在私邸設宴為張學良、于鳳至洗塵。她幾乎沒有安排什麼政治場面,一切都是家庭的、女性的方式。這使本來並不太善於交際的于鳳至很快對她產生了親密感。幾天下來,兩人穿梭交往,形影不離。宋美齡的母親宋老太太見三女兒同于鳳至如此親昵,而于鳳至的品性又是這樣的文雅嫻靜,便決意認于鳳至為幹女兒。宋美齡與于鳳至亦結拜為幹姊妹。由於宋美齡年少,故親昵地稱于鳳至為幹姊。翌日,蔣介石也主動地和張學良換了蘭譜,結為異姓兄弟。

  “我們對不起漢卿”

  1936年12月,在國家危亡的緊急關頭,為了民族大義,張學良毅然決然地與楊虎城將軍一起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促成了國共第二次合作,為全民族抗戰局面的最後形成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事變落幕,少帥為了保全蔣介石的面子,要親送蔣介石返回南京,蔣對張說:“我不能保障你在南京的生命安全。”宋美齡則堅持,“回到南京,一定要送漢卿(指張學良)回西安”。這個奉行“好漢做事好漢當”的錚錚鐵骨的東北漢子,堅持送蔣,但此後遭軟禁半世紀。

  宋美齡之後對蔣介石說,“我們對不起漢卿”,未守承諾送少帥回去,但她卻設法保住了張學良的活命,並努力在生活上對張學良關懷備至。

  事實上,張學良在後來親自撰寫的《西安事變反省錄》裡,也在追想事變之前的陰差陽錯,說,如果夫人那時在西安,也不一定會發生西安兵變。

  有着遠比蔣介石更多的共同語言

  出身的相似、年齡的相似、通英文、受過西方教育的影響,使宋美齡與張學良之間有著遠比蔣介石更多的共同語言。宋美齡認為,蔣介石是還能够算得上英雄的,然而與心胸狹隘好猜忌的蔣介石截然相反的張學良,他身上敢做敢為的豪氣和真性情,屬於更高境界的英雄。後人甚至無法猜度,宋美齡對張學良超乎尋常的關心和愛護,在性情相投外是否帶有一種為蔣介石的偏狹的補償。

  張學良所留信件,有四大箱約500多封,包括他與蔣介石、宋美齡、宋子文、孔祥熙、陳立夫、蔣經國、陳誠、楊虎城、戴笠、端納及其他要人的往來信札。在這些信件中,張學良與宋美齡的通信最多,在百封以上。這些信件顯示,宋美齡自1936年“西安事變”後,對張學良一直很關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