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林彪“行宮”探秘:蔣介石當年曾在此處藏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4-08 11:34:11  


神秘的七號樓別墅
  外表並無特別之處的別墅,裡面卻暗道機關密布,能夠承受原子彈的衝擊波;一所看似普通的經年老宅,竟與多名歷史要人命運相連。蔣介石曾在此處藏嬌,蔣緯國在這裡萌生美麗初戀,而作為後來的林彪蘇州行宮,震驚中外的《五七一工程紀要》曾在這裡醞釀。怕光怕風怕水的林彪,是怎樣在這裡生活的?行宮的地下工程,有哪些過去不為人知的秘密?蔣介石當年為誰建了這座別墅?

  諸多謎團,現為您一一揭開!

  “五七一工程”、地道、彈藥箱、紅旗座駕、地下指揮室、防生化武器裝備、林彪行宮……這樣一連串敏感的詞語,活生生地跟蘇州一個五星級賓館緊密聯繫了起來。這個神秘的賓館裡到底曾經發生過什麼?蘇州新近向普通市民開放的“五七一工程”遺址為人們掀起歷史的蓋頭,引出一段驚心動魄的往事……

  蘇州十全街西接人民路、東連蘇州大學,是一條古色古香的幽靜街市,南園賓館就位於其中段南側。進入大門,可見這個江南園林式風格的賓館大院裡散落著十幾處單體的建築,其中最為陳舊的就是位於中央位置的七號樓別墅。這處建於民國時期的建築散發著歐式複古風格,是一幢典型的三層三開間青磚西式樓房,大氣壯觀卻又不失精致典雅。據悉,2003年,這處建築已被列為蘇州市控制保護建築。

  根據南園賓館整理的歷史記錄看,這幢七號樓可是非同小可,曾接待過劉少奇、賀龍、陳毅、緬甸奈溫將軍、新西蘭總理馬爾登、尼泊爾國王比蘭德拉、英國撒切爾夫人等眾多國內外政要。“歷史的感覺,就在眼前。”據曾經歷南園“國賓館期”全過程的原南園賓館負責人王福康回憶,林彪先後三次入住南園,分別為1965年、1969年到1970年、1971年初,時間最長的是中間一次,從1969年10月一直住到1970年4月。

  “老外事”王義華今年80多歲了,從事外事工作40餘年,當年就曾參與接待林彪工作。如今再次提起那段歷史,他仍是記憶猶新:“當時林彪對於蘇州南園的居住還是非常滿意的,甚至有一種住家的感覺,因此稱這裡是‘半個家’。”

  每次林彪的到來,總是伴隨著濃重的神秘氛圍,工作人員都不能回家,與外界處於隔離狀態,而且在南園內也不可以隨意走動,只能在各自的工作區域內停留。

  七號樓裡究竟是什麼樣的

  推開足有五米寬鏤空鐵藝的玻璃大門,記者走進這幢神秘的建築,只見大廳寬敞氣派,內部家具擺設複古而豪華,墻上則是一些老的照片和油畫作品,燈飾也是流行於民國時期的西洋式樣。大廳一角的用途為接待客人,兩旁為居住區,都是一間間單獨的客房。

  步入二樓,可見更加富麗堂皇的各式燈飾,還有裝飾精美的回廊圍欄鐵藝和木扶手等。二樓中間為起居室和接待重要客人所用,兩旁則為主人居住區。王義華老人說:“林彪當時沒有住在原先房主所住的臥室,而是睡在了改造後的靠西邊的那一部分臥室。”

  據以前披露的有關林彪生活方面的資料說,林彪和葉群早已分居,事實果真如此嗎?王義華老人十分肯定地說,當時林彪與葉群確實是分居的,“葉群當時住在新建的房子裡,就是與七號樓相隔300多米的吳中誼宮,林彪開始時也住在吳中誼宮的,但當時兩人也不住在一個房間,後來林彪就搬到了改造後的七號樓住。”

  如今,林彪所住的房間已經被分隔開來,分成若干小間,當時的一些設施和用具也不複存在。

  在七號樓的三樓,即閣樓部分,原為兩間大倉庫,現在被改造為一間豪華的大臥室,還有一間大型的餐廳和廚房,

  而在這幢別墅樓的底層西側處則是一個車庫,停著一輛黑色的老式紅旗轎車,正是林彪當初在蘇州乘坐的專車,墻上還有幾張林彪在蘇州的老照片和介紹。可是很少有人會想到,在車子的後面,竟然是一條神秘的暗道……

  神秘暗道多處開口可防核武器

  “想當年,這裡根本不可能隨便進出,甚至沒有機會靠近,至於暗道裡到底隱藏著什麼,更是神秘又神秘。”隨同記者一起參觀的蘇州市政協原文史委主任沈偉東說。

  暗道內光線昏暗,空氣中還散發著一種黴味,由於空間的狹小,高不過2米,寬僅容兩人並排,讓人感覺非常壓抑。進入暗道後,記者的手機就再也沒有任何信號了。

  沈偉東介紹道,林彪於1970年4月26日離開蘇州時,以“林辦”名義給南園賓館布置了“四二五”工程,當時總後營房部承擔了設計和施工任務,專程用專列運來了大量的器材、木材、鋼材等。負責施工的是總後營房部某部,最多時來過一個營的兵力。他們在南園擺開戰場,大興土木,主要項目有地下通道、地下指揮中心、林彪臥室、葉群游泳池和學習室、電影放映室、直通林彪臥室的汽車庫等。

  如今,七號樓地下的這條暗道和作戰指揮室幾乎沒有任何改變。沿著這條呈折尺形的狹長通道,高高低低、曲曲彎彎地可一直走到吳中誼宮的出口處。王義華老人說,“這樣林彪去找葉群時,就不需要從地面走了,這也是基於安全考慮。”

  在此間行走,不時要穿過厚重的鐵門,這些門厚度約有15厘米,近3米高,門上還有6個鋼栓,顯得頗為笨重結實,鐵門上方的混凝土墻約有1米厚。據介紹,此門號稱可防原子彈、防生化武器和防水,可見安全級別之高。

  在與暗道相連的地下室內,還有當時遺留下來的儲備箱,原先裡面放著彈藥、空氣淨化劑等東西。南園賓館工作人員說,彈藥早已經被公安人員清空了,但是有些箱子到底有什麼用途,他們也不清楚。記者還發現,一些木板箱裡裝的是鐵皮箱,鐵皮箱裡面又裝著更小些的鐵皮箱,而且是密封的。箱子上寫著“儲備箱”“小心輕放”“禁油水熱”等字樣,還標明“藥重:9.7公斤”“總重:23.4公斤”,還有一只鐵皮箱上寫著裡面裝的是“鈉”,讓人更是覺得神秘。

  在暗道裡,記者還發現有不少精心安排的出口。不過,現在有幾個出口已經因為安全原因被封閉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