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毛澤東到北京後的第一個住處:雙清別墅(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03 11:02:15  


 
  毛澤東留下黃、劉二人一起吃飯。當談到各人的愛好時,劉斐趁機將他心裡還有疑慮的一個問題試探地問毛澤東:“您會打麻將嗎?”毛澤東回答說:“曉得些,曉得些。”劉斐接著問:“您愛打清一色呢,還是喜歡打平和?”劉斐回憶說:“毛主席聽了差點失笑噴飯,立即說:‘平和、平和,只要和了就行了。’我也會心地笑地了起來。”

  為了促成和談成功,毛澤東還作了許多相應的部署。從4月2日至11日,分別致電總前委鄧小平、陳毅,第二野戰軍領導人劉伯承、張際春、李達,第三野戰軍領導人粟裕、張震,告訴他們:一、李宗仁、白崇禧要求我軍勿攻安慶,駐安慶桂軍可以撤退等語。我們認為可不攻安慶,讓安慶守軍向武漢撤退;二、依據談判情況,決定我軍推遲一星期渡江,即由15日渡江推遲到22日;三、目前數日內(11日至16日)請令各部不要發生任何戰鬥(尤其是蕪湖、鎮江對岸)。

  4月13日晚,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共代表團同以張治中為首的南京政府代表團,舉行第一次正式談判,討論由中共代表團提出的和平協議方案。張治中回憶道:“當時(南京政府)代表團同人有這樣的一個共同認識:對國民黨方面,認為失敗是肯定的,我們既然注定失敗,何必還一定拖累國家和人民。”他們在會後提出一個修正案,包括修改意見四十多條。中共方面經過研究,接受了所提修改意見中的過半數,形成《國內和平協定》(最後修正案)。14日,

  毛澤東致電前線指揮員告訴他們:“張治中等表示原則上接受我方草案,僅在個別問題上有意見。惟南京李、何、白、顧等是否能拒絕美蔣干涉(此種干涉現已加緊)願意接受,則尚無把握。”要他們做好多種準備。

  15日晚,談判雙方舉行第二次會議。張治中回憶道:這次會議以後,“代表團一致的意見,認為儘管條件過高些,如果能了解於‘敗戰求和’、‘天下為公’的道理,不囿於一派一系的私利,以國家元氣、人民生命財產為重,那麼就只有毅然接受。”因此,在代表團內部“大家表示只有接受這個《國內和平協定》為是。”並決定派人帶文件回南京去,勸國民黨政府接受。16日,毛澤東又致電前線指揮員:“南京是否同意簽字,將取決於美國政府及蔣介石的態度。如果他們願意,則可能於卯哿(4月20日)簽字,否則談判將破裂。”他歷來主張遇事要作好應付各種可能的準備,叮囑前線指揮員:“你們的立腳點應放在談判破裂用戰鬥方法渡江上面,並保證於二十二日(卯養)一舉渡江成功。”

  4月16日,黃紹竑和屈武由北平飛回南京,何應欽、白崇禧、張群、夏威、李品仙及一大幫國民黨高級軍政人員都到機場歡迎。他們把黃紹竑接到李宗仁官邸。接著白崇禧、夏威等人也來了。李宗仁和一幫桂系頭目,帶著焦急的心情望著黃紹竑,等待他拿出國內和平協定來,先睹為快。黃紹竑先作一番說明。他說在北平談判中,南京去的代表已盡了最大努力,經過激烈的爭論,三番五次的修改,才力爭得到如今比較好的條件。

  隨後,李宗仁、何應欽一連兩天在總統府召開會議正式討論《國內和平協定》的問題,並由張群帶著“協定”去溪口向蔣介石請示。與此同時,李宗仁又連續兩晚邀約白崇禧、李品仙、夏威、邱昌渭、程思遠等桂系頭目開秘密會議。不久,張群帶文件去溪口請示蔣介石,蔣大罵“文白無能,喪權辱國!”到20日那天,南京政府正式宣布拒絕了《國內和平協定》。

  4月20日子夜,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橫渡長江。21日,毛澤東、朱德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4月21日晚12時,南京代表團接到李宗仁、何應欽電報,要求其回南京複命,隨即派專機來接。

  經中共代表團懇切挽留後,南京代表團表示堅決留下。同時,周恩來指示上海地下黨組織,秘密將張治中的家屬隨專機送到北平。張治中無後顧之憂,也不再堅持“複命”了。

  國民黨方面的專機於4月25日飛回去了。張治中留在北平,思想上很矛盾,感到很苦悶。毛澤東、周恩來等親自和他談話,幫助他解開思想上的疙瘩。

  毛澤東領導的北平和平談判實際上揭開了新政治協商會議的序幕。這場鬥爭揭穿了國民黨反動派假和談的陰謀,宣傳了中國共產黨將革命進行到底的基本立場,深刻地教育了人民,教育了一些曾幻想走中間道路的同盟者。南京代表團的全體代表後來都參加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會後都參加了政府工作,為新中國的建設事業,作出了積極貢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