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43名國民黨“戰犯”的最終結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17 09:42:35  


  1948年12月25日,新華社發布了43名國民黨戰犯的名單,這一名單基本上囊括了當時國民黨政府黨政軍大員,半個世紀過去了,塵埃落定,從第一個死去的戴季陶,到最後一個離世的宋美齡,這43名戰犯的人生發生了哪些變化他們的最終結局是怎樣的呢?

  第一號戰犯

  蔣介石:懸棺待葬

  蔣介石1887~1975,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1949年,蔣介石逃至台灣。當時在解放軍的強大攻勢下,惶惶不可終日。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使國民黨政權有了自保的機會,蔣一面支持美國的侵朝戰爭,一面在島內開始一系列的經濟改革及建設,為60年代的經濟起飛奠定了基礎。1972年,蔣因感冒並發肺炎,又發生車禍,致一蹶不振,1974年複因流感引起肺炎,終於在次年4月5日清明節一命歸西。遵其遺願,“靈柩暫厝於慈湖,俟來日奉安於南京紫金山”。這一願望,如果還是意在“反攻大陸”,已是絕無可能,但如是移葬大陸,中共方面已經明確表示:“悉聽尊便。”

  第二號戰犯

  李宗仁:葉落歸根

  李宗仁1891~1969,字德鄰,廣西桂林人。1949年1月,曾任中華民國代總統。大陸解放後,他不願去台灣,前往美國。被台灣當局罷免“代總統”職務。隨後在美居住長達十幾年。晚年,受中國GCD“愛國不分先後”政策的感召,他衝破重重阻礙,冒著生命危險,於1965年7月間偕夫人郭德潔女士毅然從美國回到祖國大陸,消息傳出,轟動世界。李宗仁返回大陸後,受到毛澤東等中央領導親切接見,在生活上得到周全安置。“文化大革命”時,受周恩來總理保護,未受衝擊。1969年1月30日,李宗仁在北京逝世,終年78歲。

  第三號戰犯

  陳誠:主政台灣

  陳誠1898~1965,浙江青田人。字辭修,號石叟。曾任國民黨政府國防部參謀總長等職,去台後,任國民黨台灣省政府主席、台灣警備總司令、“行政院”院長、國民黨副總裁等職。忠實執行蔣介石的決定,對台灣經濟發展也做出了貢獻。同時他堅決反對美國製造 “兩個中國”。1965年3月5日,陳誠因感冒並發肺支氣管炎在台北停止了呼吸。

  第四號戰犯

  白崇禧:獨死公館

  白崇禧1893~1966,廣西桂林人,字健生,回族。曾任國民黨政府國防部部長、華中“剿總”總司令等職。白崇禧作為桂系首領,既為蔣介石的反革命政策出過力,又屢次參與逼宮,為蔣不容。去台後,蔣一直想置他於死地,但當時同屬桂系的李宗仁尚在海外,蔣介石還要利用白來牽制李,所以沒有下手,但將其列為頭號政治敏感人物,派保密局對他進行監視。後蔣獲悉:白企圖發展客家組織,再造勢力。遂令毛人鳳籌劃暗殺,但白因副官救助幸免於難,從此深居簡出。李宗仁回大陸後,白崇禧的利用價值已失。時白妻病逝,他的心靈受到重大創傷,遂終日尋歡作樂。特務機關在知其常買補藥後,便暗中命令醫生給其下重劑量。白服藥後,產生了返老還青春之錯感,與護士張小姐熱戀,於1966年12月2日被發現氣絕身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