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毛澤東的英語水平 究竟達到什麼程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9-26 10:22:58  


 
  毛澤東與周恩來之間與英語有關的軼事還有一次。1974年12月23日,周恩來抱病飛赴長沙,向毛澤東匯報四屆人大籌備工作的情況。毛澤東與周恩來談話時,指著在場的王洪文說,鄧小平“Politics(政治)比他強”,確立了鄧小平的地位,史稱“長沙決策”。

  毛澤東在“文革”以後雖沒再學英語,但是卻常常在接見外賓談話中摻入幾個英語單詞。1975年4月18日,朝鮮勞動黨總書記金日成抵達北京,毛澤東當天便在中南海會見了他。兩個老友見面寒暄,毛澤東居然說了一句英語:“Welcome(歡迎)!”並自我解嘲地說:“我發音不好,講外國語。”當雙方談完了共同關心的國際大事,金日成起身告辭,毛澤東卻要金日成“等一下”,然後出人意料地問:“你們吃飯還用筷子嗎?Two sticks(兩根棍子)?”

  毛澤東與美國人會面喜歡“秀”英語

  毛澤東與美國人會面的時候更喜歡“秀”一把英語。

  1970年12月18日凌晨,毛澤東身著睡衣,膝蓋上蓋著一條毛毯,在中南海住處與美國記者斯諾海闊天空的談話持續了整整5個小時。吃早飯的時候,毛澤東與斯諾的談話使用了20個英文單詞,其中毛澤東向斯諾介紹文化大革命,“我早讓你來看中國的文化大革命,看all-round civil war(全面內戰)。”有人評價,All-around civil war這個詞用得很地道,顯示了毛澤東的英文詞匯功底。

  在毛澤東與斯諾的談話半年之後,美國總統尼克松派遣基辛格秘密訪華,開始了中美建交和關係正常化的進程。1973年2月17日晚上11點半,毛澤東會見基辛格,王海容作為記錄在座,翻譯除了唐聞生以外,還有一位沈若雲。毛澤東顯然對這位翻譯不大熟悉,談話間他當著客人的面問周恩來:“這個中國人的英文能力很好。她是誰?”周恩來回答以後,毛澤東感慨地說:“我們的翻譯實在太少了……我們現在的翻譯現在只有二、三十歲,如果他們老了以後,就無法翻譯得像現在這麼好了。”睿智的周恩來不失時機地進言:“我們應該送一些人出國”,毛澤東當即首肯:“我們應該送一些像這樣高的小孩(用手比了一下)出國,年齡不要太大。”(順便說一句,就在毛澤東這次談話後不久,1974年暮春,外交部報經毛澤東主席批准,派遣5名中小學生去美國學習英語。這就是新中國政府公派的第一批赴美求學的小留學生。在這5名少年留學生中,後來有兩位頗具知名度:一個叫洪晃,是章含之的女兒,另一個叫章啟月,是中國駐聯合國政務參贊章曙的女兒。)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