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新中國成立初期 為何設立六大行政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25 09:45:09  


  1949年10月至1954年6月,我國曾在省以上設置過大行政區建制,中央人民政府授權各大行政區人民政府或軍政委員會對其所轄的省市區實施領導和監督。應該說,大行政區的設立是中共全面執政前形成的大戰略區格局自然延伸和發展的必然結果,也就是周恩來當時所說的:“集權與分權要適當,在過渡時期不要做得太急”。對此學界多有研究,但筆者認為,還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歷史原因也值得進一步思考。

  實現從局部執政到全面執政過渡的客觀需要

  1912年中國封建帝制結束後,當時中央與地方的關係陷入極端無序與混亂。1928年,國民黨初步實現了大陸的統一,但由於其內部派系林立,國家依舊支離破碎。蔣介石曾以“統一軍政”、“實施訓政”為名力圖通過遠交近攻、政治打擊、經濟瓦解、情感效忠與軍事進攻等策略削弱地方軍事實力派和政治實力派,但直至其兵敗大陸時仍未能如願。而中共則利用軍閥間衝突不斷、國家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等情況,在軍閥割據交錯地區及貧困山區建立根據 地,開始局部執政。此後,中共統治的區域逐漸由小變大、由少變多,並拓展成為由中共中央局領導下的跨越數省、統一管轄、相對獨立的幾個大行政區域。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標誌著中共實現了從局部執政到全國執政的轉變,此時,“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標誌著中國作為一個統一的現代民族國家而出現,但是現代中國對領土統一的民族主義要求還沒有完全實現”。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後,控制了東北、華北、中原地區,並重新劃定了行政區域,新建了省級以上的政權機構,實施統一的管理。

  在西北地區,中共在陝甘寧邊區政府的基礎上建立了西北軍政委員會,統轄西北五省。經過兩年多的解放戰爭,西北的人民解放軍逐步向尚未解放的地區進軍,“以便迅速結束戰爭,安定社會秩序,進行社會各種改革和大規模的生產建設”。

  在華東區,由於“以前是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和國民黨反動勢力統治中國的中心地區,而現在大部分地方都是淮海戰役和五月渡江以後的新解放區”,“殘餘的敵人,更繼之以千方百計的破壞和封鎖,他們在帝國主義支持之下,封鎖了我們的海岸,企圖斷絕中國物資內外的交流,他們以封建勢力為內應,在農村中來封鎖我們;他們組織土匪特務,殺人放火破壞我們的生產和社會秩序;他們妄圖經過這些辦法來阻撓我們英雄的解放軍繼續南下解放西南,他們妄圖經過這些辦法,來阻撓我們走向建設,發展生產繁榮經濟和改善人民的生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