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毛澤東的入黨時間為啥比建黨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02 09:12:26  


 
  1920年秋至1921年春,董必武、陳潭秋、包惠僧等在武漢,王盡美、鄧恩銘在濟南,譚平山、譚植棠、陳公博等在廣州,也相繼成立了共產黨的早期組織,開展共產主義的宣傳和組織活動。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的成員施存統、周佛海到日本留學,不久在日本組織了東京共產主義小組,成員有10多人。在法國,也由張申府、吳明、周恩來等組成了巴黎共產黨早期組織。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名稱並不統一,但它們都是不久後組成統一的中國共產黨的地方組織,後來被習慣地稱為共產主義小組。成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地方,多是受到新文化運動和五四愛國運動影響較深、產業工人較為集中、已經出現了一批選擇了馬克思主義的知識分子的中心城市。

  在武漢、廣州、山東濟南建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同時,長沙也建立了共產黨的早期組織。關於長沙建沒建立共產黨的早期組織,中共歷史界在20世紀80年代曾經進行過激烈爭論,經過廣大黨史工作者的調查考證和專門研究,得出的結論是長沙建立了共產黨早期組織。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著,中共黨史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上說:在毛澤東、何叔衡等人的積極組織活動下,“長沙共產黨早期組織於1920年初冬在新民學會的先進分子中秘密誕生。在反動軍閥的殘暴統治下,長沙黨組織的建立和活動都十分隱蔽。”(《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上册),第79頁。)

  毛澤東對這一段建黨活動回憶說:“蘇聯共產黨是由馬克思主義的小組發展成為領導蘇維埃聯邦的黨。我們也是由小組到建立黨,經過根據地發展到全國,現在還是在根據地,還沒有到全國。我們開始的時候,也是很小的小組。這次大會發給我一張表,其中一項要填何人介紹入黨。我說我沒有介紹人。我們那時候就是自己搞的,知道的事也並不多,可謂年幼無知,不知世事。”(《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方針》,《毛澤東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91頁。)

  這就是說,在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之前,中國共產黨已經有了八個早期地方組織。它們是上海、北京、武漢、長沙、濟南、廣州、旅日、旅法共產黨早期組織。在這些組織中的五十多名早期共產黨員,其中有不少是1920年入黨的,毛澤東就是其中的一位。所以,作為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的毛澤東,他的入黨時間是1920年。(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陳述 中共中央黨校黨史部教授)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