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田紀雲文章:近距離感受鄧小平 他拯救了中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09 10:23:21  


 
  小平同志的歷史功績

  美國前總統尼克松說,20世紀是最不幸的世紀,它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半個世紀的冷戰,冷戰中無數次的局部熱戰,給世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犧牲。但正是這個不幸的世紀造就了無數的英雄,造就了一批出人頭地的領袖人物。他又說:“一般來講,出色的革命領袖都不是優秀的國家建設者。革命領袖必須摧毀舊體制;國家建設則必須建立新體制。”

  在我看來,小平同志不僅是一位偉大的革命家,舊世界的摧毀者、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之一,同時他又是一位優秀的建設者,是他勇敢地領導中國人民同傳統觀念與實踐決裂,拯救中國於危難之時,把中國推向改革開放的康莊大道。

  在他的主導下,召開了中國共產黨具有歷史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為十一屆三中全會作準備的中央工作會議上,小平同志作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報告。在報告中,他強調要打破林彪、“四人幫”大搞禁區、禁令,製造迷信的做法,把人們的思想從假馬克思主義的禁錮下解放出來。他肯定和支持了由胡耀邦領導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討論,明確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是無產階級世界觀的基礎,是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基礎。強調要真正實行無產階級的民主集中制,他說:“一個革命政黨,就怕聽不到人民的聲音,最可怕的是鴉雀無聲”,“對於思想問題,無論如何不能用壓服的辦法,要真正實行‘雙百’方針”。他指出:“現在我國的經濟管理體制權力過於集中,應該有計劃地大膽下放……應該讓地方和企業、生產隊有更多的經營管理的自主權。”在這個報告中,他第一次提出了“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法制,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的觀點,提出了要允許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企業、一部分工人農民先富起來,以帶動其他地區、其他企業、其他人向他們學習的觀點。在這個報告中,對黨的幹部路線,對於如何評價毛澤東都作了明確闡述。小平同志的這篇講話,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定下了基調。

  在小平同志的主導下,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得非常成功,是一次真正的撥亂反正的會議。全會明確指出,在全國範圍內結束“以階級鬥爭為綱”、“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確定了要把全黨工作的著重點和全國人民的注意力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政治路線。全會指出,對經濟管理體制和經營管理方法應著手認真地改革,認真解決黨政不分、政企不分、以黨代政、以政代企的現象,實行分級分工分人負責,等等。全會決定大幅度提高農產品價格,調動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全會肯定了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的思想路線,批判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全會還對黨的領導成員作了調整。根據十一屆三中全會的路線,那些在“文革”中搞打砸的、幫派思想嚴重的、出賣靈魂陷害同志的人很快被趕下了領導崗位,大批挨批、挨鬥、靠邊站的老幹部重返工作崗位,大批冤假錯案得以平反昭雪。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及其以後的一系列重大政策調整,大得黨心,大順民心,它像一股強勁的春風迅速吹拂神州大地,使萬物復甦,鮮花盛開。

  在農村,烏托邦式的“人民公社”迅速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所代替;在城市,擴大企業自主權的試點逐步展開;為適應國民經濟發展的要求,在1984年10月召開的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隨之對財政管理體制、計劃體制、商業外貿體制、物價體制、勞動管理體制、工資制度等相繼進行了初步改革。

  1979年,根據小平同志的提議,開始創辦深圳、珠海、汕頭、廈門4個經濟特區;同時對廣東、福建兩省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

  1984年1月24日-2月10日,小平同志視察深圳、珠海、廈門3個經濟特區,肯定了建立特區的正確決策。視察期間,他高興地為3個經濟特區都題了詞。在深圳的題詞是:“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證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在珠海的題詞是:“珠海經濟特區好”。在廈門的題詞是:“把經濟特區辦得更快些更好些”。小平同志回到北京後在同中央負責同志談話時指出:“特區是個窗口,是技術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識的窗口,也是對外政策的窗口。”在他的提議下,中央和國務院決定進一步開放大連、秦皇島、天津、煙台、青島、連雲港、南通、上海、寧波、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北海等14個港口城市。

  1985年1月,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將長江、珠江和閩南3個三角地區開辟為沿海經濟開放區,建立以外向型經濟為主的經濟。1987年下半年,黨中央、國務院又決定實施沿海發展戰略,將沿海11個省市、2億人口、32萬平方公里甩到國際上去,靠發展對外經貿吃飯,把國內市場讓給中西部地區。

  在經濟體制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政治體制改革也被提上了日程。

  南方談話

  在小平同志改革開放思想鼓舞推動下,從1979年到1988年的10年,稱得上是思想大解放,經濟大發展,國力大增強,人民生活大改善的年代,飽經風霜的中國人民開始煥發出自己的青春。但不幸的是,正在中國人民意氣風發、闊步前進的時候,發生了大家都知道的那個“風波”,使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一度蒙上了陰影。

  一些思想極其僵化的人,企圖利用“風波”帶來的機會,否定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把中國重新拉回到老路上去。

  當時,“左”的東西的表現很多:你要多宣傳一點改革開放,他就會說,這會破壞來之不易的大好形勢,他就沒有想一想大好形勢是怎麼來的,大好形勢是改革開放帶來的;你說要多利用點外資,他就會說,多一個外資企業,就多一分資本主義,就會威脅我們國家的社會主義性質;你要劃出一塊地方給外商承包開發,他就會說,這是出賣國家主權、喪權辱國;你要多發展一些鄉鎮企業,他就說,鄉鎮企業是不正之風的風源,會腐蝕我們的幹部,把鄉鎮企業視為對社會主義的威脅;你要多發展一些私營企業、個體戶,他就說,這會改變社會主義性質;你講要搞廠長負責制,他就說,這是削弱黨的領導;你講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不能動搖,他就說,這是走單幹的道路,不利於集體經濟的發展和共同富裕。如此等等。有人作了這樣的高度概括,三資企業是和平演變的溫床,鄉鎮企業是不正之風的風源,農村承包責任制是集體經濟瓦解的根源。他們把改革開放以來最基本、最實質的東西幾乎全都否定了。有些人,一面吃著改革開放的飯,享受著改革開放的成果,一面大罵改革開放,對改革開放就是看不慣,就是不順眼。端起碗來吃肉,放下筷子罵娘,還是留戀50年代、60年代的那種短缺經濟。也有人至今還留戀以階級鬥爭為綱那一套,總覺得,你鬥我,我鬥你,群眾鬥幹部、幹部鬥群眾,人人不得安寧、幹群關係非常緊張,沒有這樣一種情況就不是社會主義。

  在那冷風吹襲的日子里,廣大幹部、群眾都憋了一口氣,為中國的前途擔憂。

  鄧小平冷眼觀察了3年,眼看他倡導的改革開放事業就要毀於一旦,他再也不能沉默了1992年初,鄧小平發表了著名的南方談話。他下決心去南方視察,發表了震驚中外的南方談話。他大聲疾呼:“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改革開放,不發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條。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見《鄧小平文選》第三卷370-371頁。“誰要改變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老百姓不答應,誰就會被打倒。”見《鄧小平文選》第三卷371頁。又說:“這次十三屆八中全會開得好,肯定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不變。一變就人心不安,人們就會說中央的政策變了。”見《鄧小平文選》第三卷371頁。“城鄉改革的基本政策,一定要長期保持穩定。”同上。

  小平同志的南方談話,代表了歷史發展的潮流,代表了廣大人民的意願,因此,它猶如一聲春雷,一聲霹靂,使沉寂的神州大地再次復甦,全國人民為之歡呼。把那些企圖開歷史倒車的人,嚇得魂飛魄散。正是這個談話,為中國的發展再次撥正了航向,為改革開放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使中國繼續沿著黨的十三大確立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勝利前進!

  鄧小平拯救了改革開放,也再次拯救了中國!(來源:摘自田紀雲《紀念開放的偉大實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