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夫的提案及一系列談話,對國民黨長期堅持的“三不”政策是一個有力的衝擊,國民黨當局既對他不滿,但又無可奈何,最後武斷地否決了他們的提案。這對陳立夫無疑是個沉重的打擊,他一下子陷入迷茫之中。他不理解台灣當局為什麼如此頑固,他在信中深為惋惜地說:“我與趙耀東同志,連同中央評議委員32 人,提案以中國文化建立兩岸之共信,並以美金100億元與大陸共同開始建設國父實業計劃之一部分,藉以建立互信,進而達致兩岸之和平統一,此案通過中央評議會議,此一構想有勝於三民義統一中國之號召,中共方面有反應贊成,但吾政府方面,似怕蔣經國之乏誠意,未有進行”,儘管“海內外各方對之反應雖佳,此案仍不免胎死腹中,殊為可惜”。中國文化統一論的提出,以及陳立夫諸多有關統一的言論,奠定了他在海峽兩岸關係上的特殊地位,台灣媒體尊之為“促進兩岸交流與和平”的“基磐”,他還當選為“海峽兩岸和平統一促進會”的名譽會長。
1994年,陳立夫向大陸海協會會長汪道涵贈送一幅墨寶,書雲:“求統一不談小節,為和平先天至誠”,表達了他渴求祖國統一的心情。李登輝上台後,鼓吹“台獨”,對要求統一的台灣愛國人士進行打壓,不僅不尊重陳立夫等人有關統一的設想和建議,連陳立夫的“總統府資政”的頭銜也給拿掉,對此,陳立夫既感到憤懣,又感到憂慮。
1999年4月,《財訊》雜誌採訪陳立夫時提起此事。陳立夫說:“曾經有人幫我問過李總統,為什麼不讓陳立夫做資政了?他說,因為我常常在美國。其實我沒有,我去美國不超過三個月,每次都請假,回來也會銷假。”原因是什麼呢?陳立夫說:“他有時候要搞‘台獨’。”對李登輝上台後的言行,陳立夫十分不滿,他說,蔣經國逝世後,推李登輝代之,“及國大召開,一部分代表有不同意見,擬另推他人,乃有八大元老出面斡旋之舉,不料事後老國代被迫退休,二屆國代,另行產生,並主修憲,‘台獨’囂張……”當記者問如何看兩岸統一問題時,他信心十足地說:“現在是中國發展的最好時刻,美、蘇兩強都有困難,只要兩岸把真話講出來,統一蠻容易”,“我相信不要多少年,中國會世界第一”。
對於台獨,陳立夫堅決反對,他接受大陸學者陳秀惠訪問時說:“在自己漫長一生中,從小時候起就知道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要說有什麼問題,也就是誰代表中國的正統之爭。如果台灣有人宣布世界上有*,我想事情一定會變得相當嚴重,不但我們的文化生命會立刻緊張起來,整個民族生命也會立刻緊張起來,一定會國無寧日。”(摘自:《43位戰犯的後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