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京報:美俄之間敵意到底有多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14 00:07:42  


  中評社北京12月14日電/“俄美關係就像騎自行車,速度越慢,倒下的可能性就越大。”美國《洛杉磯時報》12月9日在談論由俄羅斯國家杜馬選舉引發的美俄關係不睦時,做了這樣的比喻。美國總統奧巴馬2009年上台後,向俄羅斯伸出過“重啟”關係的橄欖枝,但這些年影響俄美關係的因素實在太多,陷入僵局的北約歐洲導彈防禦系統、伊朗核問題、巴以關係、制裁利比亞、叙利亞等。難怪俄羅斯的地緣政治學者強調,“俄是目前唯一能對美國構成震懾的國家”。蘇聯解體20年後,俄羅斯的確一直都沒有忘記心中的“大國夢”,也始終無法消除與美國之間的相互敵意。

  環球時報文章稱,中國俄羅斯問題專家楊成說:“俄羅斯更多的時候是不惜用越來越激烈的方式體現自身的存在,這反過來又刺激了西方內心對俄的隱性恐懼。”正是美俄雙方在利益和戰略上有難以調和的矛盾,讓雙方騎的這輛自行車沿著慣性外交的思維,繼續滑行在敵意難消的老路上。

  俄美敵意帶來彼此競爭

  俄羅斯國家杜馬選舉引發的不僅是俄羅斯國內“挺普派”與“倒普派”的對峙,還有新一輪的俄美相互攻擊。意識形態因素再次制約俄美接近的限度,當美國認為俄在走向專制時,美俄之間又開始了新矛盾和新衝突。俄羅斯地緣政治研究院第一副院長康.希夫科夫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的俄美關係可以用“不睦”一詞來形容。希夫科夫說:“俄國家杜馬選舉還沒正式公布結果之前,美國國務卿就橫加指責,在國際法中,這簡直就是粗暴的做法。在這種情況下,你想俄美關係能好嗎?”他認為,從2007年普京在慕尼黑發表講話開始,俄美兩國關係實際上開始變壞,而未來俄美關係將向更壞方向發展,這完全是由雙方不同的利益造成的。

  相對俄學者的不滿,旁觀者或許看得更清楚。曾在1995年到2000年任英國駐俄大使的安德魯.伍德告訴記者:“希拉里國務卿開口一說,俄杜馬選舉既不公平也不公正,奧巴馬總統就該意識到,他上台以來一直苦心經營的美俄‘重啟’關係又得重新修補了。”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俄羅斯和歐亞項目副主任馬修.羅楊斯基在美國媒體上預測,隨著美俄明年都進入大選年,雙邊關係將每況愈下,雙方的善意幾乎已釋放殆盡,但大選結束後,兩國關係或將有所緩和。

  俄美關係修修補補無疑嚴重影響著俄民眾對美國的認知。“誰是俄羅斯的敵人和朋友?”這是俄羅斯各大民調機構經常提出的問題。俄列瓦達中心5年前公布的民調結果顯示,33%的俄羅斯人視美國為最大的威脅。俄社會輿論基金會今年最新公布的民調顯示,仍有26%的俄羅斯人認為美國是俄最主要敵人。在回答“哪個國家對俄羅斯最不友好”時,高達24%的被調查者選擇了美國。他們表示,美國是俄羅斯永遠的敵人,美國想保持世界強國地位,因此一直在削弱俄羅斯,在美國政府中有越來越多的俄羅斯敵人。

  有意思的是,美國皮尤公司12月5日公布的調查報告稱,蘇聯解體20周年後,俄羅斯人對美國持正面看法的比例高達56%,持否定看法的人只有34%。但在盟友和威脅方面,俄羅斯人認為最親密的盟國分別為白俄羅斯、中國和德國,而對俄威脅最大的分別是美國、格魯吉亞、烏克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