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緬邊境線十萬克欽難民:中國成期望生存之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17 17:48:34  


 
  難民營內

  至2012年,戰事已導致超過10萬克欽人流離失所。難民營裡絕大部分為老人、婦女及孩子,在寒冷、饑餓和疾病的威脅下,他們仍極力保持尊嚴與秩序。

  由雲南那邦鎮沿路而下,公路一旁是中緬邊境的重重密林,屬於緬甸方向的河畔,散落著星星點點的房屋,竹子編的墻,塑料布搭的屋頂,幾乎看不見一座完整的屋子。這就是緬甸的難民營。

  克欽衛生部副部長排恒翁回憶,2011年6月9日重燃戰火,5天後,拉咱市街頭便已出現衣衫襤褸的逃難民眾。難民數量每天增加數千。至2012年,戰事已導致超過10萬克欽人流離失所。

  最多時,難民營共有66個,有80%分布在綿延的中緬邊境上。“這是為了保住這些難民的命。”排恒翁稱如此安排是“無奈卻必須的”:難民營背靠中國,緬甸政府軍為避免引發國際爭端,一般不會炮擊及空襲此地。“這是中國目前給予我們的主要的庇護。”

  民間項目“克欽難民協調”負責人宋心寬回憶,2011年6月後,中國政府曾短暫接納了部分緬甸難民:近20個難民營分布在雲南芒市、瑞麗市、隴川縣、盈江縣、怒江州等5個地區,共有2萬餘人被安置在中國境內。

  然而隨著戰爭曠日持久,對難民的管理日漸複雜。2012年9月,中國政府將這兩萬人遣返回了緬甸。聯合國和克欽難民委員會只得在邁扎央和拉咱增設了一些難民點,或者是擴建以前的難民點。

  目前共有7萬餘名難民由克欽政府接管,另有2萬餘名難民是在緬甸軍方控制區內。克欽獨立軍轄區內的男子幾乎全部被武裝到前線戰鬥,難民營絕大部分為老人、婦女及孩子,其中兒童占50%以上。

  張勝其兩年來一直從事緬甸難民的救助工作。據他介紹,2013年1月,局勢再一次惡化後,卻未出現一年多前大批難民湧入中國的情況。這是由於克欽政府向市民下了命令,嚴禁攜帶生活物資逃到中國。

  數量眾多的難民營目前就分布在中國邊境線外側。

  1月14日,外交部發言人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已採取必要措施,加強邊境管理,保護中方邊民人身和財產安全。”

  2011年10月,來自安徽的志願者李大鵬,進入姐羊卡難民營,成為一名漢語老師。“我很擔心,匱乏會導致另一場災難。”一年多來目睹的種種狀況,讓他發出了“救救難民”的呼聲。

  在這個共有7451人的難民營裡,房屋均是由難民用竹條和塑料布搭建而成,以家庭為單位,數人擠在一張以竹篾編制而成的通鋪上。正值冬天,缺乏棉被,孩子們需要穿上所有的衣服,才能勉強睡著。

  更大的困難是饑餓。限於財力,克欽政府只能每人每天供給1斤糧食,難以提供任何肉類及蔬菜。一些人在自家門口種上了佛手瓜等蔬菜,卻仍是杯水車薪。上百名孩子因營養匱乏而全身浮腫。

  瘧疾、呼吸道感染及痢疾等腸胃性疾病,也同樣在難民營中肆虐,克欽7萬餘人的難民,卻僅有四十餘個醫生。抗生素等藥品也處於極度緊張的狀況。

  對於結核病、性病、艾滋病等傳染性疾病,排恒翁表示,由於能力有限,目前無法隔離,治療也僅能借助民間渠道。克欽只能為各處難民點提供藥物噴灑、打預防針及健康教育等輔助性手段。

  讓李大鵬稍感安慰的是:一年來,即使身處困難,難民營也從未發生一起治安事件,這個聚集了數千人的團體有著令人尊敬的向心力。

  信仰成為維持穩定的重要力量。難民營內,90%以上的難民均為信仰基督教的克欽族。滇緬難民協助會等基督教協會承擔了大量的信息溝通與財物募集工作。而許多個夜晚,難民們手持蠟燭為死者禱告、為和平祈禱的場景,也讓李大鵬印象深刻。

  李大鵬的窗前,至今仍擺放孩子在聖誕節送給他的襪子、肥皂和帽子。

  如今,姐羊卡難民營已誕生了178個孩子。2012年狂風把學校刮倒之後,人們也重修了有著鐵皮屋頂的新學校。

  “克欽人保持了特有的尊嚴與秩序。”李大鵬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