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五六十年代中共高層解決邊界問題的思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14 11:53:31  


 
  我國與民族主義國家間的邊界問題,主要就是解決未定界問題,其中比較複雜的是中緬未定界問題。中印之間全部是未定界,而我國和印度地圖上都畫成已定界,彼此出入很大。尤其是所謂“麥克馬洪線”西段地區(指中印邊界東段),兩國地圖上所畫邊界線面積相差甚大。此線將原屬我國西藏地方的門達旺、上洛渝的一部、下洛渝的全部和下察隅等約90,000平方公里的地區劃入印度版圖。在西藏西北部的阿裡地區,中印兩國在一些小塊地方(如烏熱)的歸屬上存在爭議,爭議點有七處。中巴之間全部是未定界,但當時兩國間事實上是按我國出版的地圖所劃界限為界,雙方沒有大的糾紛。中尼之間也全部為未定界,長1,050公里。實際上早在1750年,清政府就派人在中尼邊界竪立了界樁。中尼邊界問題大多是歷史上尼方侵占造成的,尼方侵占的區域有的已達100多年,事實上已成為尼方管轄地區。中尼邊界問題的關鍵是對珠穆朗瑪峰的認識。清康熙年間,珠穆朗瑪峰就劃入中國版圖。乾隆、嘉慶、同治年間出版的歷史文獻,對珠峰一帶的山川河流都有詳細記載,出版的地圖也將其劃在中國境內。19世紀英國入侵西藏後,開始測量喜馬拉雅山地區,在1894年出版的地圖上將珠峰劃在中尼國界線上,並篡改了原來的名稱,以印度測量局局長埃弗勒斯之名命名,傳訛於世。1947年大英百科全書將珠峰全部劃在尼境內,給我國解決中尼邊界問題帶來了困難。中阿未定邊界只有75公里,沒有大的爭議,但需要進一步明確。中不之間400公里邊界,全部為未定界,當時實際接壤地區沒有大的糾紛。中錫之間200公里邊界,全部為已定界,是1890年中英兩國簽訂的條約劃定的。中老之間710公里全部為已定界,國界以分水嶺為界,是根據1895年《中法界務專條》確定的,邊界沒有大的糾紛。

  我國海岸線總長約12,270公里。其中遼寧約為1,800公里,河北約為380公里,山東約為2,090公里,江蘇約為780公里,浙江約為1,570公里,福建約為2,590公里,廣東約為3,060公里。沿海約有3,400個島嶼,總面積約為80,000平方公里,其中絕大多數面積不超過1平方公里。最大的是台灣島,面積約為35,759平方公里;其次是海南島,約為32,198平方公里;第三大的是崇明島,約為728平方公里。1958年9月,我國政府宣布我國領海寬度為12海里,我國海岸基線向外延伸12海里的水域為我國的領海。這個規定適用於我國一切領土,包括大陸、沿海島嶼、與大陸隔有公海的台灣及其周圍各島、澎湖列島、東沙群島、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其他屬於中國的島嶼。按此規定,基線以內的水域,包括渤海灣、瓊州海峽在內,都是中國的內海。基線以內的島嶼,包括馬祖列島和大小金門島在內,都是中國的內海島嶼。對南沙諸島,歷史上帝國主義國家曾以“首先發現”或“距離最近”為借口企圖侵占。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在干涉我國解放台灣的同時,對南海諸島也妄圖染指。1951年9月簽訂的美國包辦的片面對日和約,規定日本放棄對西沙群島等島嶼的權利,故意不提這些島嶼的主權屬於中國。同時,美國指使菲律賓、南越等對南沙、西沙群島等進行侵占。這些侵略行徑的影響一直持續到今天。

  由上可見,新中國成立後,面臨著很多邊界問題。不僅有大陸邊界糾紛,還有島嶼矛盾;不僅有未定界的劃界問題,而且還要處理已定界因河水改道、界碑移動產生的爭執或問題。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為今天繼續穩定周邊,搞好同鄰國的關係奠定了基礎,提供了寶貴經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