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陳抱陽:找到當代藝術與觀眾的連接點
http://www.CRNTT.com   2024-10-27 11:08:00


  中評社北京10月27日電/據光明日報報導,如今,參觀美術館、欣賞藝術作品成為許多人的休閑選擇。然而,在諸類藝術中,當代藝術因其多樣性和複雜性,往往難以被觀眾廣泛理解。這種藝術形式不拘泥於傳統的繪畫和雕塑,而是涵蓋了裝置、表演、聲音和視頻等多種形式,從而打破了傳統藝術的界限,使得藝術作品的形式變得多樣化,難以用單一的標準來評判。在這種情況下,“高深莫測”“不知所雲”往往成為一些觀眾面對藝術品時的直觀感受。

  那麼,為什麼當代藝術很難看懂?這要從當代藝術創作的起源和邏輯來探尋。

  從20世紀中葉開始,藝術家們開始打破傳統藝術的界限,通過各種媒介和技術來表達對社會和文化的關注。其中一些重要的藝術流派和代表性藝術家,對理解當代藝術的發展至關重要。比如,波普藝術是當代藝術中極具影響力的一個流派,藝術家們利用大眾文化的圖像和符號,挑戰傳統藝術的精英主義,使藝術更加大眾化。極簡主義和概念藝術也在同一時期興起,這些流派更加關注藝術的觀念和思想,而不僅僅是傳統的美學價值,一些藝術家的作品強調形式、空間和材料本身的美學特性,而非象徵或表現。此外,法國藝術家馬塞爾·杜尚的“現成品”藝術,如他的《泉》,把司空見慣的生活用品擺進美術館,挑戰了藝術與物品的界定,引發了對藝術本質的廣泛討論。

  當代藝術的一大特點是利用了日常生活中的材料和觀念,將它們融合併重新構架。例如,裝置藝術可能會用到生活中常見的物件,如椅子或桌子,通過對這些物件的重新組合或添加新元素,賦予它們新的含義和功能,從而引發觀眾對空間和記憶的深入思考;而視頻藝術可以通過剪輯和重組日常拍攝的影像,探索時間和敘事的新方法,挑戰傳統影視的敘述方式。

  當代藝術之所以能激發觀眾深刻的情感和思考,正是因為它常常將這些看似普通的日常片段置於全新的語境中,挑戰觀眾的日常體驗和認知框架,促使人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和周圍的世界。以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徐冰的《天書》為例,這部作品包括四卷書,共有604頁,書中的文字都是徐冰自己設計的,這些字符看起來像是漢字,但實際上沒有任何可供識讀的意義。他手工雕刻了4000多個木制活字,並用這些活字印刷了書頁。徐冰通過這種創造性的文字遊戲,挑戰了我們對語言和文字的固有理解,引發了觀眾對於語言本質的深層思考。藝術家通過這種方式探討了社會、文化以及個人身份的重要問題,使得作品不僅僅是視覺的展示,更是觀念和思想的傳達,建立起觀眾與作品之間新的、更深層的連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