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西方媒體解讀解放軍軍事現代化進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0-09 18:22:09  


中國海軍最新型核動力攻擊潜艇。(資料圖)
  《簡氏防務周刊》(以下簡稱《簡防》)是西方權威軍事期刊,多年來,《簡防》對中國的軍事現代化一直保持著高度關注。進入2007年,《簡防》對中國的報道一改此前對以裝備動態爲主的報道形式,刊發了提莫西·胡撰寫的對解放軍現代化建設的綜合報道。該報道極具煽動性,它將中國正常的國防現代化稱之爲“大躍進”式的擴軍。

  報道稱,軍事力量將在中國重新建立大國優勢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2006-2007年,中國一大批新式國産武器相繼亮相。這批新式武器的性能與解放軍現有裝備相比至少要領先一代。其中包括殲-10第四代多用途戰鬥機、WS-10渦扇發動機和彈道反衛星武器。這些新式武器,特別是反衛星武器系統,驗證了中國軍用高科技的非凡實力。

  《簡防》還危言聳聽的聲稱,中國的軍事現代化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普遍不安,各國强烈呼籲中國提高其軍事行動和戰略意圖的透明度。
  
  有著美國空軍背景的《空軍》雜志更是將解放軍的現代化建設與所謂的中國“擴張”聯系在一起。爲《空軍》雜志撰文的理查德·哈羅蘭聲稱,中國領導人希望能够擁有壓倒性的政治、外交、經濟和軍事實力(中國人將其稱之爲“綜合國力”),使亞洲各國要想有所作爲,必須首先得到中國的肯定,這實際就是中國古代朝貢制度的重現。如今,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中國已逐步打造出了一支世界級的軍隊。
  
  新版《國防白皮書》
  
  2006年12月,中國最新版的國防白皮書比以往更爲明確的規劃出了中國未來的戰略目標。白皮書指出,世界正由美國一超主導的單極格局向“多極化方向發展”;“一些發達國家加大軍事投入,加快研發高新武器裝備,搶占新的軍事制高點”,而且“霸權主義和强權政治仍是影響國際安全的重要因素。”白皮書直言不諱地稱,“美國加快調整軍事部署,增强在亞太地區的軍事能力。美日强化軍事同盟,推進軍事一體化”,而且“日本謀求修改和平憲法和行使集體自衛權,軍事外向化趨勢明顯。”
  
  國防白皮書指出中國軍事現代化的主要目標是“依據國家總體規劃,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實行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在2010年前打下堅實基礎,2020年前後有一個較大的發展,到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的戰略目標。”在此思想指導下,解放軍的軍事發展重點已發生了重大轉變,其中:空軍的目標是“加快由國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備型轉變”;海軍的目標是“逐步增大近海作戰的防禦縱深”;陸軍的目標是由區域防衛型向“全域機動型”轉變,幷以遠程機動作戰、快速打擊和特種作戰爲重點;中國的核武器主要由二炮部隊操控,其目標是獲取更多的核導彈和常規導彈。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梁光烈上將在今年3月的人大會議上又對上述幾點目標做了進一步補充:中國人民解放軍“要始終把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放在第一位,抓緊做好軍事鬥爭准備,大力加强作戰力量建設、人才培養和戰場建設,努力提高部隊信息化條件下作戰能力,有效履行新世紀新階段軍隊的曆史使命。”
  
  美國國防部的情報官員對中國新版白皮書、梁將軍的講話以及中國其他的聲明進行深入分析後認爲:中國公開宣稱的目標依然十分模糊。美國今年5月公布的中國軍力發展報告稱,中國軍力建設缺乏透明度,“不僅意味著中國一直在處心積慮地隱藏其戰略規劃,而且也反映出中國領導人的長遠目標充滿了不確定性、矛盾和爭議。”

  2006年,中國新版國防白皮書指出,“台灣當局實行激進‘台獨’路綫,加緊通過推動所謂‘憲政改造’謀求‘台灣法理獨立’,對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台海及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構成嚴重威脅,”因此“反對和遏制‘台獨’分裂勢力及其活動的鬥爭複雜嚴峻。” 西方主流媒體由此認爲,周邊安全環境曆來是中國國家戰略環境的基本組成部分,也是推進中國軍事現代化的內在動力。
  
  《簡防》對中國國防白皮書做了進一步解讀,他們認爲,中國當前的軍力建設重點基本都集中在了台灣,必要時中國會動用武力來粉碎台灣任何形式的“台獨”舉動。對于中國會使用何種模式武力攻台。《簡防》認爲,導彈攻擊結合海軍封鎖是中國武力攻台最有可能采用的模式。空中打擊和兩栖登陸是對台作戰的第二階段,但是目前由于中國缺乏足够的空中和兩栖運輸能力,因此幷沒有必勝的把握。《簡防》同時也認爲解放軍武力攻台將很有可能成爲引發中美沖突的導火索。原因是美國的《與台灣關系法》規定,美國有義務“保衛”台灣,幷指出美國認爲“任何企圖以非和平方式來决定台灣前途之舉”,都將會引起“美國的嚴重關切”。不僅如此,該法案還要求美國“爲台灣提供防禦性武器”,幷“維持美國的能力,以抵抗任何訴諸武力、或使用其他形式的高壓手段而危及台灣人民安全及社會經濟制度的行動。”美國雖然對其台海作戰計劃秘而不宣,但美軍部署在關島的重型轟炸機和潜艇,沖繩的各類戰機,以及西太平洋的航母在台海爆發危機時最有可能首先做出反應。
  
  盡管中國目前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台灣,但中國也在努力强化其空中和海上力量投送能力,將其軍事活動範圍進一步向“藍色防綫”擴展,以深入到目前美國海、空軍所控制的太平洋海域。由于中國聲稱南中國海海域及其附屬島嶼都屬于中國領土,因此中國在這一區域的作戰部隊目前都在積極備戰。
  
  與此同時,中國周邊也存在著許多不穩定因素。中國國防白皮書指出,“少數國家炒作‘中國威脅論’,加强對中國的戰略防範與牽制。周邊複雜而敏感的曆史和現實問題,仍對中國的安全環境産生影響。”1000多年以來,中國與其南方鄰國越南之間一直摩擦不斷。1979年兩國就曾打過一場短暫的戰爭。中國還于1962年與印度在兩國邊界打了一場戰爭。另外,中國與其北方鄰國俄羅斯有著漫長的邊境綫,雙方曾有過零星的武裝沖突。解放軍在黑龍江省部署有一支規模龐大的部隊。在中國東部,中日兩國圍繞東海大陸架劃界以及釣魚島等幾個無人居住,但却可能蘊藏著豐富石油資源的島嶼一直存在著尖銳的分歧。
  
  中國領導人一再抱怨,東南亞、南亞以及歐洲等國都企圖“遏制中國”,因此爲了打破包圍圈,中國正在逐步擴大其防衛範圍。美國海軍情報辦公室指出,中國的防綫正由以往的“第一島鏈”向“第二島鏈”推進。這些防綫都是中國戰略規劃中的概念性目標。中國正試圖獲得足够的空中和海上力量,將美軍擋在防綫之外。雖然美國的超靜音潜艇能够穿透這條防綫,但是部署在關島和沖繩基地的戰機不得不在防綫以內作戰,而且航母等水面艦艇穿透這條防綫的難度更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