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空天一體 中國空軍的戰略抉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3-14 11:01:45  


 
  在核大國的導彈核戰略中,空軍成爲三位一體戰略力量中的支柱力量,戰略轟炸機得到優先發展,洲際彈道導彈也大多歸屬空軍;在國土防空中,多數國家空軍是主體力量,地空導彈加入防空火力系統,在高度、速度、範圍和功能上都極大增强了防空體系的效能;超級大國加速發展導彈防禦系統,把戰略防空擴展到外層空間,具有防空反導功能的戰略防禦系統初具雛型;在常規局部戰爭中,空中力量的作用引人矚目,對戰爭進程和結局的影響越來越具有决定性。特別是空軍遠程作戰、精確打擊和電子戰能力的長足發展,使70年代後的局部戰爭通常以空中作戰爲主導,外科手術式空中打擊成爲空軍戰略運用的新方式;太空軍事化拉開帷幕,航天力量出現及初步與空中力量結合,在第四次中東戰爭和馬島戰爭中,天基平台對空中和海上作戰提供了戰略、戰役層信息支援。

  上個世紀90年代初的海灣戰爭是世界軍事正式步入了空天時代的標志。這是第一場"初級空天戰爭":航天力量第一次成系統使用,航空與航天力量第一次大規模一體化作戰,以空中戰場爲主的高立體空天戰場第一次出現,天基信息支援下的空中作戰第一次成爲直接達成戰爭主要目標的决定性作戰。在戰後興起的世界新軍事變革中,信息化空中力量和航天力量都得到優先發展,主要國家空軍紛紛開始了由傳統空中力量向一體化航空航天力量的轉型。

  從美國等大國航空航天力量在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以及“精選力量”行動、“南方監視”行動和“北方監視”行動、“沙漠之狐”行動等軍事行動中的運用看,一體化空天力量是舉足輕重的戰略力量,它的活動領域可從地球表面延伸到外層空間、幷可覆蓋全球,具有全面的戰略功能。

  作爲聯合作戰的主角,以空軍爲主體的空天力量通常擔負幷完成不少于70%~80%的聯合作戰任務,包括作爲主戰力量或主要助戰力量實施奪取制空天權和制信息權作戰、提供戰場空天情報信息、戰略打擊、對陸海上支援作戰、戰場信息作戰、戰略投送等。

  由于大國空軍通常掌握著戰略轟炸機和核彈頭,因而空軍還成爲戰略打擊力量的支柱。而美國空軍更是還擁有陸基洲際彈道導彈,是核、常戰略打擊的主要支柱力量。在少數大國,大國空軍已成爲航天力量的主體。比如,美國空軍擁有國防部空間資源的90%,59顆在軌軍用衛星中空軍有46顆。加上戰略防空反導體系各組成系統通常以空軍爲主建立或由空軍爲主進行協調,空軍同時還成爲戰略防空反導的主力。

  在裝備偵察機、空中預警機、電子對抗飛機、地面雷達、各類偵察預警衛星等信息作戰手段後,空軍可成爲戰略情報和戰役戰術情報的主要提供者,也是信息攻防作戰的主要實施者。現代戰略運輸機航程數千公里,經空中加油可全球輸送;不受陸地或海洋地理條件限制;速度分別是陸、海上運輸的10倍、20倍。

  此外,空軍還可算是戰略威懾的先鋒。空天力量威懾行動可達到地球表面任何地點,可信度和可靠程度高,可靈活實施,政治風險較小,往往可達到政治、軍事、心理等方面的綜合效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