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兵運送炮彈到金門前綫。 |
1958年6月30日,中國政府發表聲明,限定美國政府在15日內恢復中美大使級會談,“否則,中國政府就不能不認為美國已經決心破裂中美大使級會談”。中國政府發表聲明的次日,杜勒斯親自站出來發表講話宣稱,如果中國政府同意更改會談地點,美國政府將派它的駐波蘭大使參加會談。但是,杜勒斯在談話中還表示,美國不會向中國限定舉行大使級會談的“最後通牒”低頭。
7月15日,就在中國政府為中美重開大使級會談限定的最後期限到達之時,新中國領導人非但沒有等到美國人重開談判的答覆,相反,卻得到了美國出兵黎巴嫩,干涉伊拉克革命的消息。美國的霸道行徑使得世界輿論為之嘩然。美國出兵中東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台灣海峽的緊張局勢,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它後來對台灣局勢的反應能力。偏安一隅的蔣介石集團也想趁火打劫,於7月17日宣布進入“特別警戒狀態”,同時加緊針對大陸的軍事演習和空中偵察,擺出一副反攻大陸的架勢。此時,中國人民解放軍炮擊金門的方案已在案頭,毛澤東果斷決定,“今天開炮,時機選擇得當”。
聶鳳智旗開得勝,解放軍劍指金門
美國入侵黎巴嫩事件發生後,毛澤東於7月15日至18日連續召開會議,分析情況,研究對策,作出了炮擊金門、以實際行動聲援中東人民革命的決定。7月18日晚,在召集各軍事部門負責人開會時,毛澤東談到:金門炮戰,意在擊美。支援阿拉伯人民的反侵略鬥爭,不能僅局限於道義上的,還要有實際行動。金門、馬祖是中國的領土,打金門、馬祖,懲罰國民黨軍,是中國的內政,敵人找不到借口,但對美帝國主義有牽製作用。
根據他的設想,這一戰役將以地面炮兵打擊為主,準備打兩三個月,再以空軍兩個師在炮擊的同時或稍後轉場南下,分別進駐汕頭和連城,準備下一步作戰。當夜,中央軍委召開會議,對炮擊金門做了進一步的安排。隨後,經中央軍委批准成立了以福建省委書記、福州軍區司令員葉飛為首的前線指揮所,還分別成立了以福州軍區空軍司令員聶鳳智和東海艦隊副司令員彭德清為首的空軍前線指揮所和艦隊前方指揮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