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梁穿越完畢,吊裝開始。沉箱被吊離原地後,隨即和半潛駁配合;沉箱被安全和準確吊到半潛駁甲板上之後馬上安裝加固件。接著半潛駁上浮,沉井全部露出水面,隨著前面拖輪的前進,一至兩天時間“南海Ⅰ號”就到達“水晶宮”。為保證半潛駁上的沉箱和“水晶宮”順利平衡對接,廣州打撈局相關人士透露,目前已經確定沉箱進入“水晶宮”採用的軌道為氣囊技術。沉箱穩妥進入“水晶宮”後,“水晶宮”的南大門圍堰馬上進入合龍程式。關閉南大門的時間至少需要半個月。
打撈“南海Ⅰ號” 四大“獨門”武器大起底
武器一:沉箱
絕招:“潛龍”入水包裹寶船
本報是最早到小洲基地碼頭探訪沉箱的製作過程的媒體,見證了沉箱由小長大的整個過程,同時也是率先報導沉箱的製作過程的媒體。
即將啟程前往打撈現場的沉箱就像是裝載“南海Ⅰ號”的超大“集裝箱”。在“南海Ⅰ號”最後一次探摸結束後,由於對“南海Ⅰ號”最後測量的資料比之前測量的資料長出七米,所以廣州打撈局不得不對原來沉箱的設計進行重新修改,保證整體打撈“南海Ⅰ號”的品質,所以整個打撈計畫不得不向後順延半月。
今年春節過後,廣州打撈局便對“沉箱”進行“備料”。4月初沉箱開始正式進入施工階段。據現場工程人員介紹,沉箱建成後總重量將超過一千噸,其主要由上沉箱和下沉箱兩部分組成。沉箱起吊前,工作人員會再次將下沉箱與上沉箱焊割,上沉箱將裹著“南海Ⅰ號”由“華天龍”號吊出水,下沉箱則將留在海底。
武器二:華天龍
絕招:巨臂一提力可拔山
隨著沉箱同時進場的將是同樣備受矚目的“亞洲第一吊”華天龍打撈作業船。交通部廣州打撈局副總工程師吳建成稱,“華天龍”可以同時容納300人在上面生活,並且保證這300人在2個月當中不用補給。“華天龍”交付使用後能否產生巨大效益也是人們所關心的問題。交通部廣州打撈局局長陳北先表示,“華天龍”大概5年能收回投資。吳建成告訴記者,“華天龍”在目前世界全回轉起重船中,4000噸的起重能力大約排在世界第六;而排在世界第一的意大利的起重船,是用兩台吊機進行起重,其每台吊機可吊起重量為6000噸。
世界首創 避免起吊搖晃
在“華天龍”上,號稱亞洲第一吊的核心部分——全回轉吊機,其109米長的臂架高聳入雲。吳建成是建造“華天龍”項目打撈局派出的主要負責人之一,參與和主導了“華天龍”最初的設計和規劃,對“華天龍”有著對自己孩子般的感情。他告訴記者,“華天龍”核心部分的全回轉吊機,在世界上首次採用了將兩種傳統回轉吊機結構相結合的模式,保證了“華天龍”能穩穩當當地吊起4000多噸的重物進行360度回轉,也正是這一核心技術,使得將來在打撈“南海Ⅰ號”時,能夠保證裝載“南海Ⅰ號”的沉箱在起吊過程中保持穩定避免搖晃,最大限度地避免裏面文物出現損失。
吳建成告訴記者,一般的船隻在海上作業,如果遇上5級風和較大海浪就需要停止作業以保安全。而“華天龍”在7級風、2.5米浪高的環境下可照常作業。在放下吊臂後,在11級颱風下,仍能保證航行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