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八百年古沉船南海Ⅰ號打撈全過程揭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06 22:45:05  



  據有關專家介紹,按照博物館將來可能設定的風險級別和防護級別,在博物館的庫房和精品展櫃,將設置紅外線防盜裝置,以確保珍貴藏品的萬無一失;同時,對精品展櫃,將使用防彈防爆的特種玻璃,以延遲外部入侵所需要的時間。另外,在庫房的防盜門、保險櫃等方面都將採用極高的防盜技術,同時還將採取全面電子監控。

  待到7月重見天日

  廣州打撈局副局長鄺鏡明告訴記者,昨日將同時啟動打樁定位。打樁船昨天已抵達陽江打撈現場,打定位樁的目的是讓沉井能準確地沉到海底罩住沉船,如果出現小的偏差,在海面上還能較直觀進行調整。據鄺鏡明介紹,沉井在下沉時,會隨潮水而擺動,為使沉井準確地罩住沉船,在“南海Ⅰ號”旁邊還安裝了一套水下定位系統,在沉井下沉時,精確計算沉井浮動的範圍,及時糾正沉井偏差,使沉井準確地罩住沉船。

  鄺鏡明稱,下吊沉井時,還要考慮海水的流動速度,12根定位樁就是順著海水流動的方向打的,這和沉井的方向是一致的。樁位距離“南海Ⅰ號”約3米遠的位置,分別為沉井與“南海Ⅰ號”之間預留1米的安全距離和沉井與樁位預留2米的安全距離。目前已經在“南海Ⅰ號”沉船的海面搭建好了鋼架,12根定位樁預計三天內完成。完畢後,沉井就可以開始啟動安放。

  整體打撈考古界首創

  吳建成表示,“南海Ⅰ號”古沉船的整體打撈在世界考古界還是首創。北歐國家的考古打撈雖然發達,但是其採用的方法大多是水下切割方法。首先把古船的貨物全部運走,然後對船體進行切割,將切割之後的小塊船體打撈上來進行復原拼裝。“這種方法打撈容易,但丟失了很多考古資訊”,吳建成表示,本次打撈之所以採取整體打撈的方式,主要是為了盡可能保存重要的考古資訊,“一個瓷器擺放位置也要復原。”

  吳建成表示,整體打撈還採用了一項非常新的技術,那就是半潛駁技術,也就是說巨型浮吊將包住“南海Ⅰ號”的上沉箱垂直上提,然後在海水中水準移動至已經事先沉沒在海底的駁船,等到將上沉箱固定完畢,再讓駁船抽沙上浮將上沉箱水準托出水面。“半潛駁技術的採用無疑增大了成功的砝碼。”吳建成很有信心地告訴記者。

  文化廳或追加資金

  據瞭解,南海Ⅰ號是1987年在當時的廣州救撈局和英國某潛水打撈公司在廣東上下川島外發現的,發現至今已經20年。廣州打撈局鄺鏡明副局長介紹,之所以20年內始終未實現打撈,是因為資金和技術上的不足。吳建成介紹,3年以來,打撈方案總共進行了數次修改,還有多次的模擬打撈,加上廣州打撈局的4000噸“華天龍”浮吊的支援,技術問題已經基本解決。

  關於資金問題,廣東省文化廳副廳長景李虎表示,3000萬的啟動資金已經投入該項目,後續的7100萬也將按照合同陸續投入打撈項目。工程人員的方案非常聰明,而且節約了不少資金,“他們的難度很大”。景李虎透露,目前考古人員關於古船沉沒原因和目的地有了發現,如果在打撈工程中出現新的情況,我們會按照工作量計算資金投入,不排除追加投資的可能。

  趕在颱風前完成打撈

  吳建成介紹,本月8日沉箱運抵打撈現場,考古打撈工作將全面展開。目前,“南海Ⅰ號”沉船上方和周邊多達25噸的凝結物已經清理完畢,清理過程中出水較為完整的各類文物有73套,共計390件:“南海Ⅰ號”考古打撈沉箱定位和定位樁的水下定位已經完成。

  吳建成表示按照整體打撈計畫,預計在7月中旬左右,“南海Ⅰ號”將重見天日。天氣部門的預測表明,在7月中旬以前,陽江作業海面的風力多在7級以下,按照國際慣例,7級以下風力都不會對作業產生太大影響。“要趕在颱風之前,8月份那邊就可能有颱風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