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速度崇拜的焦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10 12:07:20  


 
  而實際上,正是這種超高消耗的發展,讓越來越多的人對後續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產生了疑問和焦慮。於是,越是後來的掌控經濟發展權力的官員,就越是想在生態還能承受、資源還未耗盡的時候,來完成自己的政績,成就自己的利益。在一些官員看來,短期利益,雖然在取得方式上的正當性不足,但份額足夠多;長期利益,取得方式正當性的預期增加,但份額不確定。這也是不少人自覺或不自覺地抵抗深化制度性變革的原因之一。

  因此,生態系統的坍塌、資源的耗竭、利益取得的規範化以及福利分配的正當化,既是一些官員在經濟發展上要加速再加速的誘因,也是為什麼任何減速的措施,都會使他們焦慮不堪的原因。

  在發展速度問題上,後發國家普遍存在著焦慮情緒。後發國家在經濟起步期間,那種拼資源、拼環境的粗放發展方式,其所取得的不俗經濟成就,往往不僅沒有使後發國家產生對未來經濟發展的自信,反而更加深了其焦慮的程度。由此,在粗放式發展的經濟結構以及“後發劣勢”的制度環境中,經濟越發展,官員就越焦慮;官員越焦慮,就越是要加快經濟發展…… 

  在中國,近代以來“落後就要挨打”的歷史及其闡釋,成為我們加速發展的意識形態支撐。然而,今天我們這個社會正在發生的變化,讓我們深思:對速度信仰般的崇拜,還要繼續嗎?(來源:南風窗 作者:董郁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