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只說中國話 張大千為何堅決不學日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23 14:06:14  


 
  □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期間,蔣兆和參加19路軍臨時組織的宣傳隊。

  一天,蔡廷鍇一位姓陸的副官找到蔣兆和,請他為蔡廷鍇畫像。蔣兆和立即同意,問:“在哪裡畫?”陸副官說:“前線。軍長正在前線指揮抗戰,我們急需繪制蔡廷鍇與蔣光鼐兩位將軍的畫像,印成宣傳品,以鼓舞戰士的士氣。”

  蔣兆和在滬西南翔前線司令部用三個上午的時間,完成了蔡廷鍇將軍的油畫像。接著,又在另一個地方完成了蔣光鼐將軍的畫像。據說,這兩幅畫像,創下了當時的最高印刷紀錄。停戰後,陸副官給蔣兆和送來了200元錢作為稿酬。當他知道蔣兆和正失業,便幫忙介紹他給京滬鐵路局局長郭承恩畫像,郭承恩又介紹他給宋子文夫人畫像。郭承恩到上海中央造幣廠任廠長後,又邀請蔣兆和設計銀幣。

  □1932年6月19日,畫家瞿世瑋於貧病交加中在濟南正宗壇與世長辭,終年57歲。他本人的繪畫成就或許並不足以在繪畫史上留下一筆,但是,令他足以自豪的是,他留下了一個足以在中國革命史和文化史彪炳千秋的兒子瞿秋白。

  他與這個世界告別的時候,他的長子瞿秋白正在上海過著隱居避難的生活。他的學生吳炯和兒子阿堯在鄉友的幫助下,將他安葬在濟南南郊江蘇第二公墓,並立一石碑。此碑“文革”中被紅衛兵砸毀。

  他曾做過私塾教師,生命中的最後10年,則擔任山東私立美術學校山水畫教師,這所學校由俞劍華等人創辦。他在濟南南門外東燕窩街的正宗壇(即正宗救濟會)租了一處房子居住,除了在美術學校教學,還靠賣畫維持生活,景況十分困窘。特別是在大革命失敗、白色恐怖最嚴重的時期,知道他是瞿秋白父親的人,連他的畫也不敢買。儘管如此,他仍然保持著“士”的清高,再難也不向人求告,不吃嗟來之食。此前,瞿秋白的母親已經不堪承受生活的磨難而自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