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江青秘書:業內公認她的攝影技術很好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5-02 09:48:09


 
  江青這個人還是比較聰明的,很有悟性,做事專心認真,很快就喜歡上了拍攝風光、靜物,像日出、日落,還有湖面月亮倒影等。

  1964年國慶節晚會,在天安門城樓上觀看節日焰火時,江青還向時任總理攝影記者的杜修賢虛心求教,如何才能拍攝出焰火的最好效果。杜修賢毫無保留地指導她。結果,當晚她拍攝的焰火效果很不錯。我見過幾張,確實是繁花似錦、光彩奪目。

  徐大剛,1926年生,2012年去世。他多年從事攝影工作,被稱為“上海新聞攝影界的元老”,1960年被調到中南海,任毛主席的專職攝影師。毛主席等中央領導同志1961年7月要上廬山開會,由於主席歷來不想坐飛機,因此徐大剛和江青一同乘專機前往廬山。飛機上,兩人聊得最多的便是攝影。當聊到如何在攝影過程中抓住動態物體的瞬間攝像時,徐大剛根據平時積累的經驗,告訴江青如何運用快門速度捕捉動態物體的最佳瞬間,如何拍攝高速物體,如何使用閃光燈等。江青聽得津津有味。直到飛機在九江平穩降落,江青才止住詢問。

  上了廬山之後,江青基本上每天都要外出拍攝風景照,並拿給徐看,讓他提意見。一天下午,徐大剛正在休息,江青派人來叫他,讓他陪著去仙人洞拍照。仙人洞是懸崖絕壁上的天生石洞,洞深約3丈,相傳是呂洞賓修仙成佛的地方。那天,徐大剛和江青等人游玩,從山洞出來,走到洞口時,突然看到夕陽初現,遠處山壁上的銜碑亭別有一番風姿。江青特別興奮,立即詢問拍攝方法。徐大剛說:“拍攝這種照片,一定要運用動靜對比的方法,方能顯出意境的效果。拍攝時,照相機不能有絲毫晃動,否則會造成被攝的晚霞呈模糊現象。”還說:“選擇快門宜慢不宜快,速度過快會使原先呈動態的晚霞‘凝住’而喪失動感,還應注意陪襯物,盡量加大活動幅度,做到晚霞不動,影像背景模糊,才能獲得好的效果。”徐大剛將隨身帶的兩架照相機設置好,讓江青從鏡頭裡看整個晚霞映襯的銜碑亭情景。江青在畫面裡真的看到一幅只有在仙境中才會有的圖案。她還叫隨行警衛拔掉雜草,砍掉兩根擋住鏡頭的樹枝。江青一直等到在畫面上看到一縷縷的雲霧從遠處飄來時,才按下了快門。這張照片在采景、用光和快門速度上都恰到好處。幾天後,江青拿著衝洗出來的照片,笑逐顔開。從畫面上看,不僅酷似大自然,更兼具常人無法揣摩的意境。於是,她把它稱為習作,興致勃勃地拿給毛主席欣賞,並請主席提出批評意見。起初,毛主席可能是工作太忙,沒有時間看;也可能是看了沒有想好,一直沒有回音。江青等得很著急。兩周後,毛主席充分肯定了這幅“仙人洞”照片的意境,表示對這張照片很滿意。他還聯想到國內外的政治形勢,觸發詩興,為此,1961年9月9日,欣然題寫了一首七絕——《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暮色蒼茫看勁鬆,亂雲飛渡仍從容。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江青拿著這首詩,細細地欣賞和品味,樂得合不攏嘴。以後這張照片連同這首詩,成了她炫耀的資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