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15日電/據文匯報報道,民進上海市委建議從培養機制、建立健全科研機構等方面著手改善,加快本市文物修復人才隊伍建設
《我在故宮修文物》掀起了“文博熱”:熒屏上,“文物醫生”用匠心和妙手演繹“化腐朽為神奇”的絕活,細膩展現中華文明的精妙;熒屏外,原本冷門的文物修復師成為受關注的職業。
上海的文物修復人才現狀如何?在今年上海兩會上,民進上海市委帶來一份《關於加快本市文物修復人才隊伍建設的建議》。課題組深入調研發現,上海文物修復人才短缺,遠跟不上待修復文物增加的節奏,呼籲重視文物修復人才的培養,發揮其在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中的獨特作用。
雖靠著一部紀錄片紅到“出圈”,可文物修復的春天遠未到來
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曾透露,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播出後,前往故宮報名參加文物修復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有一年原計劃招收88名新員工,結果報名者竟然多達4萬餘人。
其實,雖然靠著一部紀錄片紅到“出圈”,可文物修復的春天遠未到來。
數據顯示,上海地區館藏文物超過200萬件,歷代留存的文物種類繁多,且由於年久失修,文物保護與修復工作量巨大。“文物修復師非常稀缺。”課題組成員、上海博物館研究館員孫峰告訴記者,截至2018年底,上海已備案的博物館有131家,但具有修復資質的單位僅有上海博物館、上海圖書館、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4家。其中,兩家院校以培養學生為主,實際文物修復工作由上海博物館、上海圖書館承擔。
上海博物館於1958年設立文物修復工場,是國內文博系統中最早啟動文保科技研究的單位之一。然而,目前上博僅有文物修復師16人,主要從事青銅器、陶瓷、書畫、漆木器等修復;上海圖書館有修復人員10人,主要從事古籍修復。
隨著時間的推移,近現代老照片、西文書籍、報紙書刊等也逐漸進入文物保護修復範疇,門類越來越多、破損情況越來越複雜。孫峰坦言:“這些文物甚至還面臨著無人能修的窘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