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13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郝銘鑒,1944年—2020年,江蘇建湖人,語言學家、出版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曾先後任上海文藝出版社副總編輯、上海文藝出版總社副社長、上海文化出版社總編輯,兼任《咬文嚼字》主編、《編輯學刊》主編等職。
一年一度,《咬文嚼字》會公布年度“十大流行語”“十大語文差錯”評選結果。
儘管已退休多年,郝銘鑒仍堅持每年參加評選的發布會。會議室不大,大家圍坐一堂,熱熱鬧鬧,初來乍到的人甚至很難發現,坐在角落的這位老人是業界有名的語言學家。“他哪怕一句話不說,只要在這兒,就是莫大的支持。”《咬文嚼字》主編黃安靖有些哽咽。
如今,雜誌社上上下下,再也等不來這位看似嚴肅、實則和煦的老人。4月2日上午10時,《咬文嚼字》雜誌創辦人、前主編郝銘鑒因病在滬去世,享年76歲。
半世編“小”雜誌,一生守大情懷。為捍衛語言文字純潔性而奮鬥,郝銘鑒一生不虛。
語文規範,茲事體大
《咬文嚼字》是我國出版界唯一一份規範社會語言的刊物。這本“小”雜誌,由郝銘鑒於1995年在上海創辦。說它“小”,確實小,32開本,一年12期,每期約5萬字。體量小,力量卻不小,雜誌以專門“咬”文字差錯而聞名,有著“語林啄木鳥”之稱,深刻影響了中國人的語文生活。
1995年,全國有8000多種刊物、200多種語文刊物,市場飽和,但缺少針對社會語言文字應用的刊物。郝銘鑒躍躍欲試,想創辦一本這方面的刊物。起什麼名字?“咬文嚼字”原本是貶義,但他有自己的理解:“‘咬文嚼字’代表的是大家寫文章時字斟句酌、嚴謹治學的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