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有些仿古鎮為何不吃香
http://www.CRNTT.com   2024-05-24 19:32:53


  中評社北京5月24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近些年,不少地方投入巨資挖掘古鎮資源或興建仿古鎮,力求打造下一個“烏鎮”、另一個“周莊”。然而,不少仿古鎮經營冷淡,其中緣由值得深思。

  同質化嚴重、吸引力缺乏、商業化不當是當前許多仿古鎮的實際問題。古鎮本該各具特色、各美其美,但許多仿古鎮卻呈現出造景相似、項目雷同的特徵。有的仿古鎮資源開發深度不足、運營規劃不到位、品牌價值不凸顯,做不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難以吸引遊客。有的仿古鎮景區商業氣息過重,服務意識不到位,口碑不佳。

  可見,仿古鎮如果不能找到適合自身的賽道,生存危機便難以解除。旅遊業服務對象是廣大遊客,仿古鎮在開發、運營中,要抓住“遊客為了什麼而來”和“遊客覺得怎麼樣”兩個關鍵問題,摸准“脈搏”,對症下藥,打造出有本地特色、有文化深度的文旅品牌,讓遊客有充實、新鮮的觀光體驗。

  回答“遊客為了什麼而來”的問題,仿古鎮要構建核心吸引力。古鎮文旅衹有找到合適的文化出口,才能在同類旅遊項目中“突圍”“破圈”。以烏鎮為例,戲劇、互聯網成為鮮明文化符號,為烏鎮注入了“活水”,實現了傳統與現代的有機結合。古鎮文旅需要差異化發展,將特色文化、歷史資源與旅遊觀光、休閑體驗結合起來,以確定的文化、商業主題塑造競爭力。

  回答“遊客覺得怎麼樣”的問題,仿古鎮運營要有效提升服務水平。在開發經營中究竟是以遊客滿意為先,還是以賺快錢為先,決定了古鎮文旅經營能否可持續發展。一方面,要把服務延伸到景區的每個角落,充分優化遊客體驗,切忌浮於表象。另一方面,要避免單一化,通過打造場景、豐富業態來延伸文化內涵與周邊產業,從而達到釋放多元消費活力的目的。

  進一步來看,仿古鎮層出不窮反映了一些鎮域經濟的發展需求。因地制宜找准城鎮定位和發展路徑,才能避免重復性建設和浪費。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