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三大支柱”助馬來西亞華人文化傳承
http://www.CRNTT.com   2024-06-19 10:26:09


這是5月2日在馬來西亞雪蘭莪州巴生港拍攝的二十四節令鼓表演。(圖源: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6月19日電/據新華社報導,在東南亞國家中,馬來西亞是中華傳統文化傳承較好的國家。華人社團、華文教育和華文媒體則被認為是文化傳承中的“三大支柱”。一代代華人既堅持傳統,又不斷創新,推動中華文化與馬來西亞多元文化融合發展,促進中馬民心相通。

  堅守傳統

  19世紀中葉開始,大批來自廣東、福建、海南等地的中國人下南洋,在馬來半島等地形成聚居區。他們逐漸落地生根,成為馬來西亞公民。目前,華人約占馬來西亞全國總人口的四分之一,在首都吉隆坡、沙撈越州泗務、柔佛州新山、檳城州檳島、霹靂州怡保等地,華人占比較高。

  早期的來馬華人多在錫礦場或種植園做勞工,之後則在木材、橡膠、棕櫚油等行業中賺得人生第一桶金。近些年,華人一直占據馬來西亞富豪榜的大多數,涉及房地產、礦業、金融、食品飲料、醫療等各領域。

  同時,華人也在一代代傳承中堅守中華文化、維護族群利益。華人社團、華文教育和華文媒體是馬來西亞華人傳承文化、凝聚力量的“三大支柱”。

  馬來西亞華人社團類型多樣,既有最初以移民血緣和地域劃分的宗親會、同鄉會,也有適應環境變化發展的商會、校友會等。華文教育則覆蓋小學、中學和大學,體系完整。《星洲日報》《南洋商報》《東方日報》等華文媒體是華人獲取新聞資訊的重要渠道,馬來西亞國家新聞社和馬來西亞廣播電視台也提供中文資訊。

  傳承文化

  到過馬來西亞的中國人,常會贊嘆當地華人能在中文、英語、馬來語三種語言中自如切換。中文和中華文化在馬來西亞傳承發揚如此之好,與覆蓋小學、中學和大學的華文教育體系密切相關,離不開華人社團、華文媒體的堅守和積極推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