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國曾計劃聯手蘇聯用核彈摧毀中國核設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8-26 14:41:05  


資料圖:核武器爆炸後形成的蘑菇雲。
  最近,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正式解密對外開放,揭開了中國核設施的神秘面紗。其實,在上世紀60年代初,美國曾密謀打擊中國核設施,企圖阻撓中國研制原子彈。

  打擊中國核設施計劃曝光

  1960年,美國中央情報局確認中國核武器計劃的存在,評估中國第一個核反應堆大約在1961年底完工,并判定中國將在1964年爆炸第一顆原子彈。1961年1月,美國總統肯尼迪指示國家安全委員會負責調查新中國核武器的研制情況和對東南亞的影響。這項研究工作由國務院亞洲問題專家羅伯特·約翰遜具體負責。1964年12月,美國軍備控制與裁軍署官員拉思詹斯針對約翰遜的報告,向美國政府提交了一份相應的評論報告。 

  冷戰期間,西方學界與政界一直傳說美國政府計劃對中國核設施進行打擊,但總找不到直接的證據。20世紀90年代,美國歷史學家馬多克在約翰遜總統圖書館的冷戰檔案中無意間找到了拉思詹斯的報告,這份為核擴散問題委員會准備的美國軍備控制與裁軍署文件,解密文件上蓋有“絕密”和關鍵詞句“已删除”的字樣,并附有一些姓名與代碼,文件共7頁,僅印刷22份。這份檔案證明,美國政府曾對摧毀中國核能力進行過數項研究,包括美國單方面行動、與蘇聯合作和美國委托第三方進行攻擊等。 

  曾任肯尼迪總統國家安全事務特別助理的麥克喬治·邦迪1988年在其回憶錄《危險與生存》一書中曾信誓旦旦地宣稱,美國政府沒有類似的打擊計劃。而這批檔案則顯示,這些計劃不僅僅是設想,而且有具體的實施方案。從肯尼迪到約翰遜兩屆美國政府,都曾認真考慮過對中國核設施采取先發制人的軍事行動。肯尼迪政府中的某些官員甚至對軍事選擇非常“著迷”。

  蔣經國想派突擊隊

  1963年9月,蔣經國出訪美國。在會見肯尼迪前,蔣經國同中情局高層詳細地討論了由台灣方面提供空降部隊,襲擊大陸核設施的可能性。蔣經國還會見了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邦迪,再次討論打擊中國大陸核設施的可能。但邦迪懷疑台灣方面的作戰能力,因而反對任何能使中、蘇和好,或導致與美國發生大規模軍事衝突的行為。在會談中,蔣經國提出,希望美國能提供台灣對大陸進行突擊行動的運輸和技術支持,但邦迪僅以任何類似計劃都“必須相當謹慎地論證”敷衍了事。

  9月11日,肯尼迪會見蔣經國,肯尼迪問蔣經國派聯合突擊隊打擊中國大陸的核設施是否可行,“空運300-500人到那麼遠的地方是否安全?飛機會不會被打下來?”蔣經國答道:“突擊隊的計劃已同中情局討論過,中情局官員認為是可行的。”但是不久前,肯尼迪政府精心策劃的顛覆古巴政權的“豬灣事件”剛剛失敗。

  因此,肯尼迪在與蔣經國的談話中,幾次提到計劃務必“現實”,一定要防止“豬灣事件”重演。他建議華盛頓和台北需要更多地了解大陸的情況,“無論什麼行動,都必須符合具體的情況”,任何行動都必須經由雙方最高層批准。蔣經國離開後,美國當局仔細研究了台灣提出的襲擊中國大陸的秘密計劃。1963年,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泰勒將軍主持完成了打擊中國核設施的B計劃。

  該計劃的核心內容是對中國西北部的核武器試驗基地進行一次秘密攻擊,行動將由轟炸機或由100名國民黨士兵組成的特種破壞部隊來執行。1963年秋,美國方面指示台灣國民黨派出裝備有紅外綫相機的U-2飛機,飛越位於中國大陸的鈈生產工廠,企圖確定該廠是否“已經過熱”,以至於不適合軍事打擊。B計劃一經提出就遭到了美國國務院的強烈反對。1964年10月16日,中國成功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B計劃徹底破產。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