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俄烏“鬥氣”,竟因烏助格擊落俄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12 15:09:31  


俄軍三架飛機疑似被“山毛櫸”防空導彈擊落。
  中評社北京2月12日電/2009年伊始,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爆發的天然氣爭端,在雙方能源公司1月19日簽署2009年至2019年天然氣購銷合同後告一段落。 

  《環球》雜誌報道,與2006年俄烏“鬥氣”相比,此次兩國“天然氣大戰”在持續時間、涉及範圍、影響程度等方面,都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明眼人一望便知,這部外交大戲從頭至尾幾乎是按照俄羅斯的劇本進行的。 

  從“警告”到“懲罰” 

  此番俄烏天然氣爭端的一個重要因素與2008年8月俄羅斯與格魯吉亞爆發“五日戰爭”有關。 

  俄《獨立報》援引俄羅斯陸軍防空部隊司令克魯什的話說,有證據表明,南奧塞梯衝突過程中,烏克蘭向格魯吉亞提供防空武器並派遣專家,擊落了俄軍戰機。克魯什將此舉定性為“烏克蘭在最新歷史時期首度蓄意與俄羅斯聯邦開戰”。而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和總理普京,也在不同場合提及烏方在“五日戰爭”中曾援助格方。 

  因此,與2006年相比,俄烏關係在2008已經發生了質的轉變。而且,北約東擴的步伐,已令俄方忍無可忍。如果說2006年俄對烏斷氣出於“警告”,那麼這次則是“懲罰”。 

  2009版俄烏“鬥氣”可以被形象地看作一個點爆竹的過程。 

  “導火索”是雙方有關天然氣欠費、供氣價格和過境輸氣費率的談判因嚴重分歧而中斷;點燃“導火索”的“火苗”是南奧塞梯衝突;而形成“火苗”的“火星兒”,是烏克蘭“橙色革命”,其後俄烏關係緊張程度迅速升溫;“火星兒”發展成“火苗”有賴於“助燃劑”——塞瓦斯托波爾軍港問題(2008年5月24日,烏克蘭宣布不讓俄羅斯黑海艦隊在軍港租用協議期滿後繼續駐留其塞瓦斯托波爾港,引起俄方不滿),以及烏克蘭加入北約問題等。 

  當然,在當前世界金融危機的大環境下,不排除俄烏雙方或一方,有借用外交爭端將本國輿論焦點從國內矛盾轉移出來的可能性。 

  而“火星兒”之所以會出現的根本原因,即易燃環境形成的大背景,則還是蘇聯解體。《別洛韋日協定》在宣布各加盟共和國“文明離婚”的同時,卻又創造了獨聯體這個“新家庭”試圖攏住各方。蘇聯的主要繼承者——俄羅斯,擔心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進一步滲透後蘇聯空間,因此對其他原加盟共和國的態度實際上較為矛盾:一方面承認它們作為獨立國家而存在,但另一方面卻又不容許它們與西方過從甚密。這就像離婚後雙方在法律上已不是夫妻,並各分家產,但實際生活中卻仍被迫住在一起,而且一方不允許另一方再婚一樣。只不過與普通離婚不同的是,蘇聯各加盟共和國“文明離婚”涉及的不是雙方,而是多方。 

  企業談判,政府拍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