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新西蘭華人大歷史:堅持傳達新中國的聲音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2-07 06:48:18


新西蘭華人
  中評社香港2月7日電/歷史不能忘記,無論宏大,抑或平凡……

  新華網報道,在新西蘭北島北部科羅曼德爾半島小鎮旺阿馬塔,一棟距離海岸兩個街口的老房子窗欞斑駁。每年年初,小鎮裡擠滿享受夏日沙灘暖陽的度假客;老房子裡,幾十名老華人靜靜地坐在一起聊天聚餐,這是他們每年難得一次的聚會時間,也讓他們有時間緬懷過往歷史。

  這些老華人背後有一個名字:新西蘭華僑文化社。這個名字在新西蘭華人圈中存在了幾十年,一直不算活躍,但它卻是每一名年近古稀的成員最珍貴的人生回憶。

  傳遞新中國的影像

  現年83歲的老人伍炳南來自廣東。每年,他都會提前幾天到旺阿馬塔,清洗修整1年沒人居住的老房子。在那個油漆斑駁的露台後面,他向新華社記者展示老相册,一張張黑白圖影不僅記錄了老人們的豆蔻年華,也記錄了華僑文化社當年的活動。

  照片逐一翻過,記者隱約聽到背後低聲抽泣,是半個世紀以前的故事讓他們眼眶濕潤。

  幾位老奶奶在廚房忙碌午飯,伍炳南老人和他的夥伴開始了講述。

  華僑文化社活躍的時期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那時新西蘭和中國還沒有建交。就像所有西方國家一樣,對新中國的不實評論在新西蘭民眾中占據主導。一群新中國成立前後移民新西蘭的華人在當地對華友人的幫助下組織起來,希望讓新西蘭人看到新中國的真實樣貌。

  在中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幫助下,華僑文化社拿到《白毛女》《地道戰》《呂梁英雄》等新中國拍攝的電影和3台放映機,利用業餘時間在各地放映電影,邀請當地華人和新西蘭人前往觀看。

  另外,他們還幫助當地人訂閱中國出版的雜誌和報紙。一份份《人民畫報》《中國建設》《人民日報》《廣角鏡》從中國寄到新西蘭,通過華僑文化社分送至讀者手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