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的研究細致入微
“中國問題專家”———這個頭銜聽起來很有高高在上的意思,但在接觸中,本報記者卻有另一番感受。
首先,這些專家雖然多是美國人,但他們中文都非常好,有的甚至可以用“地道”來形容。比如著名學者傅高義到中國一所高校演講時,說的第一句話是:“20年沒來了,大家別來無恙吧”。康奈爾大學的寇艾倫娶了一位中國妻子,他們在家裏都用中文交流。他妻子對本報記者說,結婚幾年來很少說英語,自己的英語水平大大降低了。
其次,這些學者非常注重從“特殊渠道”獲取信息。比如,知名學者蘭普頓在其代表作《同床異夢》每一章節的注釋中,都寫有這樣的話:“此問題是中國某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高級官員或學者告訴我的”。除了官方渠道,美國學者還重視從民間獲取信息。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的易明告訴記者,她每次來中國訪問,無論日程安排多滿,都要抽出時間與中國學生接觸。中國學生的思維很活躍,可以激發她的很多靈感。此外,這些專家也願意深入中國社會了解情況。記者在陪同時發現,他們不要求任何中國官方人員參與,只是四五人一組,深入到中國普通居民社區、菜市場、老人健身中心、勞動力市場等地,隨機問一些與當地人切身利益相關的問題。他們也會走到一些巷子裏,隨手抄下那些提供“辦證”服務的電話號碼。
第三,在研究方法上,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多採取很具體的研究方法。從事文化研究的美國學者江憶恩在《文化現實主義:中國歷史上的戰略文化和宏韜偉略》一書中,從明朝永樂至萬歷年間對外用兵的有關奏折裏,對“主戰”和“主和”問題進行量化統計,再與中國古書《武經七書》相結合,總結出在中國的戰略文化中,什麼是最重要的,什麼是次重要的。這本書裏大量引用中國古籍,讓人無法相信,寫作者竟是一位沒有中國血統的西方人。漢密爾頓學院的政治學家李成多次應邀訪問中國。他研究的問題是誰會成為中國下一代領導人。在其代表作《下一代領導人》中,李成採用大量調查數據,計算中國前幾代領導人的情況,如成為省部級領導及進入高層的年齡等,並以此得出最後結論。更細致的中國問題專家則研究中國領導人每一次面對重大事件時使用的語言,進而推斷中國高層對此事的重視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