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搶票”困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2-01 09:03:09  


一位上海的農民工在鐵路工作人員幫助下網購,結果發現車票都被“秒殺”了。
  2012年的春運,注定將比往年更加特別。 

  在春運來臨之前,一系列新購票措施,像網絡購票、電話訂票和車票實名制都已經陸續實行開來。連車票的預售期也分成了3個時間段。在鐵道部門的構想中,2012年的春運應該是市民購票簡便、售票壓力減小、黃牛銷聲匿跡的一次春運。 

  可事實並非如此。 

  在一系列新購票措施中,問題不斷湧現出來。從進不去網站、打不通電話,到買票重複扣錢、顯示有票卻買不到等等。作為普通人,我們有耐心等待鐵道部門將湧現的問題一一完善,但不可否認的是,2012年的春運,無數人更加“傷不起”了。 

  誰動了我的話費?

  上了兩年大學,假期裡跟老同學一起吃飯時聊起來,小宋總結出了一個現象:不同的大學各有各的不同,但是訂票效率都是一樣地低。 

  12月底,離放假還有好長一段時間的時候,各學院班級就開始統計訂票情況,統計的時候倒是挺詳細,從訂票人信息到車票信息,沒有涉及不到的。但幾次訂票過後,訂票人數越來越少,因為每次統計上去的信息 就像是一張空頭支票,最終能訂上票的沒幾個人。票不到手,大家心裡都不踏實。 

  今年聽說有了新政策,電話訂票,聽起來很不錯。如果不用排隊、不用幹等著,自己撥個號碼就能訂上票,還有比這更好的事兒嗎?

  小宋把訂票電話號碼背得滾瓜爛熟,這簡直是學生們的福利,學校離火車站比較遠,集體買票也不放心,今年回家就試一試這個電話訂票吧。 

  但是如今,小宋提到這次電話訂票,就只剩下苦笑了,自己應該算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雖然嘗了個鮮,卻莫名其妙地賠了錢。不但沒有訂到票,還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扣了27元的“鐵路信息費”。 

  當時,2011年12月25日上午,小宋撥打了訂票電話,按照自動語音服務開始操作,結果剛輸完身份證號碼,對方卻莫名其妙地自動掛斷了電話。 

  小宋覺得可能是網絡出了問題,便重新撥打了一遍電話,一步步按照語音提示進行操作,但是到了最後一個步驟時,卻被告知沒有自己想買的5日的票。為了減少返回前面步驟的麻煩,小宋掛斷後重撥,試圖訂購4日的票,結果一直試了三次,都被告知無票。小宋沒辦法,只好放棄了電話購票。 

  但這時候小宋的手機收到了“話費餘額不足”的提醒。讓他意外的是,根據話費餘額顯示,這次訂票他被扣了30多元錢。 

  小宋急忙登陸了網上移動營業廳,查詢自己的賬單和話費詳單,賬單上顯示,除本地通話費外,另有一項“鐵路信息費”代收費,每分鐘0.9元,共扣款27元,加上大約30分鐘的本地通話費,一共扣了30多元。 

  電話訂票,不但沒有訂到票,反而被扣了二十多塊的“鐵路信息費”,小宋很氣憤。更讓他惱火的是,鐵路部門並沒有從一開始就講明電話訂票要收取鐵路信息費,而是讓像他一樣的多數市民,被扣了話費才意識到這個問題。 

  誰動了我的身份證?

  王曉彤算了好幾遍,濰坊回淄博家裡坐動車的話,火車票全價要31元,學生票75折23.25元,並不貴,一個學期才回家一次,權且“奢侈”一回。 

  26號,王曉彤早早的從自習室回到宿舍,打開筆記本登陸了從網上查到的官方購票網站後,開始按照提示操作。 

  讓王曉彤沒想到的是,網絡訂票可不那麼簡單。要麼是輸上賬戶名和密碼,提交後無反應;要麼乾脆就返回一個出錯的頁面;或者提示“登錄用戶過多,請稍候”。 

  王曉彤回家的好心情簡直都要磨光了,光是輸入信息就輸了好幾遍。折騰了半個多小時後,王曉彤收到了系統發的短信,看著那一串訂單號,好像自己已經坐在了1月4日下午14:30的D6012次動車上,她長長的舒了口氣。 

  1月3日,王曉彤到火車站售票廳取票,在自動售票機刷身份證時,由於王曉彤買的是學生票,售票機顯示不能識別。因為不知道要去哪取票,她開始著急了,以為當時沒有成功地買到票,導致取不出票來。 

  為了回家,王曉彤狠了狠心,直接在自動售票機又買了一張4日下午14:30的D6023次動車票。這次無法刷學生證了,花了全價31元。 

  王曉彤心裡算得清楚:既然已經買到了同一車次的車票,根據車票實名制,同一身份證不能買到同一車次的規定,這應該說明自己的第一張票沒有定上,那錢應該也會全數退回吧?

  然而,火車站工作人員告訴她第一張票已經成功訂到,但是要在5號人工窗口拿票,只是她沒有找到而已。 

  自己沒有找到取票窗口,不能怨別人。 

  但是,令王曉彤想不明白的是,不是說一個身份證同一趟車只能買一張票嗎?既然已經用身份證成功訂了一張實名票,為什麼還可以用同一張身份證買到同日期同車次同一乘車站的第二張動車實名制車票呢?

  誰動了春運“搶票規則”?

  老家在甘肅隴西的李玉鳳如今常年在壽光做家政服務工作,年關臨近,為了一張回老家的火車票,她像往年一樣,算准了時間,一大早天不亮就來到了濰坊火車站排隊等候買票。 

  對於只有小學文化的李玉鳳來說,電話訂票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她既不知道該打哪個號碼,也不知道該怎麼操作,更不用說網絡訂票了,那簡直比讓她打掃一百間屋子都要難。 

  李玉鳳一直覺得,不管售票方式怎麼變,自己算好時間早早地來到售票口排隊,就應該能買到,為了排個靠前的位置,她拿著路上買的燒餅和礦泉水就來了,這次,售票窗口剛一開售,售票員就告訴她,已經沒有到隴西的票了,連站票也沒有。 

  這讓李玉鳳有些難以接受,售票員告訴她,儘管人工窗口是提前6天開始賣票,但是新開通的電話訂票和網絡訂票的預售期更長,因此,她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網絡購票,對一部分人來說,太複雜,太不切合實際了。在李玉鳳的眼裡,每年春運排隊買票,對他們農民工來說是一種折磨。但今年,他們想要這樣的折磨,卻也沒有了。 

  農民工李玉鳳的困惑,也是大多數在春運期間“望票興嘆”的農民工們的困惑。 

  春運“搶票遊戲”的規則已經變了,他們還沒來得及反應。 

  由於文化水平的差異,電話訂票和網絡訂票這些新事物,對於許多文化程度不高的農民工而言,反而增加了買票的難度。像李玉鳳一樣,不少農民工連自助售票機都不會操作,更不用說“上網注册賬戶,申請開通網上銀行”等等這些離他們很遙遠的事情了。 

  誰動了網絡的票源?

  今年26歲的陳尋跟大多數年輕人一樣,網絡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新的訂票方法的出台,以及網絡訂票的流程對於陳尋來說都不是問題。 

  1月4日這天,陳尋算准了12天的預售期,早上不到5點就守在電腦前,等到5點鐘開始網絡放票的時候,自己就迅速將1月15號濰坊——太原的回鄉票“秒殺”掉。 

  5點鐘到了,陳尋滿懷信心地打開訂票頁面,然而,餘票信息中一個個“0”卻告訴陳尋,他就算5點整上網訂票,還是來晚了。 

  這讓陳尋感到很奇怪,自己明明是一到5點就打開了訂票頁面,儘管網絡頁面經過了好幾次才打開,真正看到餘票信息時已經將近5點15了,但是就算在網上排隊的話,自己怎麼也算在前排吧,怎麼剛開始賣的票,說沒就沒了?

  陳尋沒辦法,只能托火車站的朋友幫他買票。朋友無奈地告訴他,也不知咋回事,今天是第一天放出15號的票源,但剛一放出來,太原方向的票就沒有了。無論是硬座還是臥鋪,都是真沒有。 

  陳尋感到不可思議,現在買票都是實名制,黃牛黨不可能一下子就將車票全部買走,剛放出來的票源怎麼會一下子就沒有了呢?

  然而讓陳尋更不可思議的是,他當天下午用電話做了最後一次嘗試,可本來沒抱希望的他居然定上了車票,可再回網上一查,當天的票還是沒有餘票。 

  網上查不到的票,用電話能訂到,到底是網絡出了問題,還是電話的票源更廣?到現在,陳尋也沒有搞明白。 

  誰動了我的“餘票”?

  陷入訂票困局的,還有來到火車站自動售票機買票的小劉。小劉由於臨時改變了回家的計劃,5日來到濰坊火車站買票時,已經距離計劃中的乘車時間僅有8天了,小劉試過了網絡訂票和電話訂票,但是都沒有訂到。 

  小劉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來到了自動售票機前查詢是否有8天後的濰坊——洛陽的車票,讓他驚喜的是,他發現餘票信息上顯示還有臥鋪和無座票。 

  有票!看來是別人退的票剛好被我等到了!想到這裡,小劉激動不已,他以最快的速度點擊了“確認購票”按鈕,系統在處理了一段時間後卻告訴他“沒有餘票”。 

  難道是被人買走了?小劉又重新查詢餘票,餘票信息上卻仍然顯示有硬臥和無座的餘票,小劉又重新購買,得到的卻仍然是“無票”的回應。 

  這是怎麼回事?難道自動售票機裡的餘票是鏡花水月?看得見卻買不到?小劉咨詢了火車站工作人員,火車站工作人員也沒能給他一個滿意的答復,只是告訴他可能是網絡問題,售票機顯示較慢,他們將會儘快查明原因。 

  最終,小劉還是沒有買到回家的火車票,而他也一直對於售票機裡看得見買不著的餘票耿耿於懷。他開玩笑地說,要讓鐵路部門賠他的精神損失費。 (時間:2012年01月06日08:20 來源:齊魯晚報 記者 孫國祥 攝記者 宋昊陽 楊萬卿)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