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鴿籠房”熱銷考驗政府民生責任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9-28 12:53:39


  2012年8月正式生效的《住宅設計規範》明文規定:“由兼起居的臥室、厨房和衛生間等組成的最小套型住宅,使用面積不應小於22平方米。”盡管深圳“鴿籠房”2004年已經建成,不受此規定的影響。廣告裡的6平方米再加上開發商贈送的面積,“鴿籠房”實際使用面積約有12平方米。但是“鴿籠房”的居住舒適性依然不敢恭維。

  如果不是經濟窘迫,誰願意以15萬元每平方米的單價購買住著并不舒適的“鴿籠房”?三居室、四居室、花園洋房乃至別墅,固然是許多人的安居夢想,但是房價一漲再漲,普通人掙錢的速度根本追不上房價的步伐。“鴿籠房”雖小,相關部門還提醒說,“鴿籠房”不是住宅性質,但是“鴿籠房”畢竟讓人有了一個小窩。我們又何必笑話熱捧“鴿籠房”的買主呢?而且,“鴿籠房”推出當天售罄背後房價畸高的問題更值得反思。

  從經濟學的角度講,房價走向到底如何,應由購房人與開發商公平博弈。開發商應該調整暴利心態、還原房價成本,降價讓利,支撑樓市健康發展。如果房價遠遠超出百姓的經濟承受能力,“鴿籠房”就會有其頑固存在的現實土壤。高房價語境下,如果不冒險購買“鴿籠房”,有的消費者恐怕只能一輩子“望房興嘆”。“鴿籠房”受追捧的樓市生態實際上給當下樓市開出了降價藥方。

  對此,政府要拿出實際行動讓百姓“居者有其屋”,讓他們不再追捧“鴿籠房”就可以享有安居尊嚴。這一方面需要政府督促開發商摒棄暴利心態,還原房價成本,降價讓利於民。更為重要的是,地方政府要落實房價調控政策,不做擅自減免契稅、發放購房補貼、放鬆限購政策之類背離民意的事情,把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房做好做實,減少對房地產財政的依賴,打破地王神話,降低地價與稅費,讓利於民,為房價理性回歸、“鴿籠房”退市提供市場動力。

  如果地方不體現應有的責任擔當,不走出房地產財政怪圈,不在降低地價、稅費方面盡到責任,落實房地產調控政策不給力;如果開發商不放棄暴利心態,房價繼續高位運行,不僅各種“鴿籠房”、小產權房難以退市,高昂的房價離民生福祉也會越來越遠。(來源:市場導報 本文略有删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