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活魚下架引質疑 何不將魚放出來“游兩步”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1-28 13:13:38


  近日,北京多家超市停售淡水活魚引發外界強烈質疑。先是冒出關於水體污染導致淡水魚斷供的猜測;緊接著出現了“國家食藥監局水產品專項檢查消息洩露,導致經營者逃避檢查”的傳言。一時間,原本看似正常市場供需調節的活魚下架舉動成了“羅生門”。

  針對此,北京市食藥監局辟謠表示,水體污染的網絡傳聞不可信,而水產品監督抽檢屬於食藥監局日常工作,不存在保密或洩密問題。官方的聲音來得可謂及時,也有效消解了輿情中的不安。只是,活魚下架帶來的核心問題依然存在——停售活魚是否與食品安全問題有關?

  從消費者角度出發,符合衛生條件的活魚得以正常供應往往是首要的。因此,要安定人心,除了落實食品安全監管制度外,還須以更充分的回應向公衆厘清活魚下架背後的因果關系。

  只可惜,從事件伊始,受活魚下架影響最大的消費者就扮演了一種被動角色。經營者大規模將活魚下架,公衆事先卻毫不知情。活魚市場既沒有當初“謠鹽危機”哄抬物價的環境條件,也沒有消息表明活魚出產、儲存和運輸環節出現了問題,在尚未形成賣家市場的情況下,這種“企業自主行為”顯得不理性、不成熟也不負責。

  由此也造成一個黑天鵝事件,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切實影響,自然容易招致質疑。而活魚的“蒸發”也讓經營者留給社會一個刻板印象——他們似乎陷入一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認知誤區,錯將一場貓鼠游戲當成了監管者和售魚者之間的雙邊行為。殊不知,他們真正需要打交道的“對手”還有消費者,無視消費者權益,對利益的追逐遮蔽了對食品安全的敬畏,不過是在放大潛在的風險。

  公衆類似的疑慮表露出的是一種心理上的不信任與不安全感。因而,彌補活魚下架留下的空缺并不止於監管層面,當“活魚去哪兒了”的真相持續撲朔迷離,消費者需要的不僅是追查、解決問題的手段,還有開誠布公的態度。

  實際上,如果活魚下架當真與衛生安全無關,那麼在如潮般的質疑聲面前,相關商家辟謠止損的最好方式或許是:將魚放出來“游兩步”。(來源:深圳晚報 作者:石迪)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