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應明確公共場合攝像頭侵犯隱私的責任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2-05 11:19:21


  我國對個人隱私的重視程度正在逐步提高,但還不够。

  28日,公安部就《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系統管理條例》(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規範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系統的建設、使用和管理。其中有明確的保護個人隱私的條款。

  在征求意見稿中,關於個人隱私的,有以下幾條,“社會公共區域的視頻圖像采集設備的安裝位置應當與居民住宅等保持合理距離。旅館客房、集體宿舍以及公共浴室、更衣室、衛生間等可能洩露他人隱私的場所、部位,禁止安裝視頻圖像采集設備”。以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系統侵犯公民個人隱私。對於獲取的涉及公民個人隱私的視頻圖像信息不得非法洩露”。

  對於社會而言,在任何一個緯度上,提高對個人隱私的保護,都是一種進步。不過,征求意見稿還可以適當增加一些關於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侵犯公民個人隱私的法律責任。

  現實生活中,關於視頻安全與民宅的距離,不能安裝視頻場所的規定,目前已經形成一定的共識。更為重要的,應當是明確不得利用系統侵犯公民個人隱私。實際上,這涉及人在公共場所的隱私問題。

  早在2008年,有人在網絡上上傳了上海地鐵3號綫一對情侶吻別的視頻,點擊量超過10萬多次。當事人後來表示,視頻已經影響到了他們的生活。

  男女在公共場合的親昵行為究竟如何評價另當別論,但絕對地說公共場沒有隱私,既不合情合理也不合潮流。我們不能排除在公共場合不會發生當事人意料之外的隱私暴露事件,例如婦女不慎走光等。如今,校園、醫院、小區廣場、公交車上等都裝有攝像頭,在這些地方,如果類似行為被攝像頭拍下,并被上傳到網絡上,就會涉及當事人的隱私問題,給當事人帶來困擾。因此,通過立法明確公共場所的個人隱私邊界,是很有必要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