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根治華北滲坑污染 經濟環保協同向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4-24 14:11:41


  近日,環保組織重慶兩江志願服務發展中心稱,在河北廊坊、天津等地發現了工業廢水廢渣亂排放的滲坑,占地達十幾萬平米。4月19日中午,環保部在其官方微信公衆號“環保部發布”聲明,環保部會同河北省政府立即組成聯合調查組趕赴現場進行調查。之後,聯合調查組要求大城縣政府及相關部門立即對滲坑水體、土壤及周邊地下水開展監測,并制定整治方案,加快治理進度。日前,環境保護部已決定對相關滲坑污染問題掛牌督辦。

  “重慶兩江”工作人員披露,他們分別於3月21日和3月28日在廊坊、天津多地發現有巨大滲坑,經過pH試紙檢測,這些滲坑的污泥或廢水呈強酸或強碱性。航拍圖片顯示,有占地數千平米的紅色廢渣堆,還有占地十幾萬平米的呈鉻黃色、紅色、黑色,且有大量沉積污泥的廢水滲坑等。不過,這種滲坑在華北地區并不少見,而地方政府也曾對此類粗放式排污措施進行整治,但從目前來看,治理的效果并未達到初衷。

  22日,財新傳媒推出了《17萬平米滲坑污染背後:南趙扶村的排污生意》的報道,通過深入河北省廊坊市大城縣南趙扶鎮南趙扶村了解,挖掘出了過去10年間滲坑污染的來龍去脈。按照村民白建強的說法,經過幾次治理,如今大坑的味道已經減輕,附近耕地也能正常耕作。但是飲用水還是依靠附近超市購買的桶裝水,洗衣服則依賴從一口360米深的水井打水,農作物的灌溉也不敢使用滲坑內的污水。

  環保部、河北省委、天津市委的集體表態,讓問題的解決增加了很大的把握。目前,據官方消息,廊坊大城縣主管副縣長、環保局長和環境執法隊長、南趙扶鎮鎮長和主管領導已停職檢查。在此基礎上,廊坊市紀委已展開調查,將對相關責任人予以嚴肅問責。當問題處理進行到政治問責的環節,距離問題的解決也就不遠了。所有人都明白,地下水污染極難根治,一旦突破行政邊界,將會受到很大影響。

  然而,值得指出的是,想要對滲坑污染的原因鏈條進行全面勘察,就必須重視污染的起源和持續存在的原因。財新傳媒的報道中,南趙扶村的滲坑所在地在10年前水清魚多,村民還可以下去游泳。之所以出現這些大坑,首先是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持續建成了許多村民集資磚廠,多年取土形成了大坑。不過,大坑本身僅僅積水,并沒有直接形成污染。真正導致污染的是,本地村民和外地司機形成的廢酸傾倒生意。2013年8月,大城警方抓獲兩名犯罪嫌疑人,據嫌疑人供述,他們傾倒的廢酸分別為3噸和3.1噸。但6.1噸廢酸不太可能導致十幾萬平米的水域臭不可聞,當地村民認為,最起碼倒了1000噸。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