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滲坑治理將加速推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4-24 13:47:18


趙國品繪
  滲坑、強酸、17萬平方米……4月18日,一家環保民間組織公布了河北、天津幾片污染區域的航拍照片,引發關注。情況屬實嗎?對環境的影響怎麼樣?當地的監管在哪裡?

環保部現場調查顯示,滲坑污染問題基本屬實,當地知情并一直在治理

  19日,環保部向媒體通報,得悉情況,環保部會同河北省政府立即組成聯合調查組趕赴現場進行調查。調查發現,網上所反映的三大滲坑污染問題確實存在。

  “上世紀末,我國就在一些地區禁止生產實心黏土磚,北方留下了很多廢棄窑坑,照片中的兩處就是這樣的窑坑,另一處是上世紀70年代發生爆炸事故廢棄的化肥廠。”聯合調查組負責人、環保部環境監察局副局長閆景軍20日告訴本報記者,窑坑由於多年積水連成一片,雨季時面積很大,但目前是華北最幹旱的季節,水位最低。

  航拍照片顯示,滲坑表面的水呈現黑色或者黃褐色,水樣pH值僅為1,呈現強酸性,大片被污染的水面給人很強的震撼。這樣的污染問題,當地知情嗎?

  記者了解到,2013年,山東某地向地下打井排污的消息一度沸沸揚揚,雖然後來被證實是誤報,但環保部要求各地嚴格排查滲坑、滲井排污問題。“天津當時共排查出92個滲坑,其中靜海區有18個,這次曝光的就在其中,河北大城的滲坑情況當地也很清楚,而且正在治理。”閆景軍說。

  2014年,天津市環保局曾將滲坑進行分類,制定了不同的技術方案,指導各區縣進行治理修複。靜海的18個滲坑已經治理14個,此次曝光的是正在治理中的一個,就在上周,天津市環保局還在開會督促其加快治理。

  河北大城的治理工作也在持續。但是,由於當地資金、技術水平等問題,治理的手段還停留在簡單的石灰中和處理上,投入只有30萬—50萬元,盡管短期檢測達標,由於治理不徹底,一段時間後水質再次出現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