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面對第二個“小悅悅”,司機真的道理都懂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6-09 20:28:24


  河南駐馬店市女子在斑馬綫上被“兩次碾壓”事件,正在成為全民大討論,各大媒體也紛紛刊發評論文章表達觀點。縱觀這些言論,總結起來多是“人性的冷漠”“中國式過馬路的慘劇”,抑或是不敢扶的“害怕”……這些言論都沒有錯,但是我們已經討論過太多回了,卻依舊找不到合適的解決辦法。從小悅悅事件至今,類似的事件依舊不絕,能怎麼辦?或者說,能够通過怎麼樣的方式,讓打電話報警、救人成為路人的第一反應。

  從視頻中能够發現,女子被第一輛肇事車輛撞倒後,後面路過的汽車都選擇繞行通過,并沒有任何車輛停留,直至第二輛肇事車將女子碾壓。有網友說,如果有車輛停在受傷女子跟前,打開“雙閃”為其“擋車”,哪怕不下車施救,該女子或許不會死亡。這就涉及到了道路交通參與者的出行認知心理與行為的關系,而這個認知心理或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不伸援手”的解法。

  早年,有核心期刊論文指出,基於交通心理學原理,指出行人的認知心理狀態與交通事故關系密切,并以定性分析的方法,把行人不安全行為歸為有意和無意兩類……雖不是直接對駕駛員心理進行研究,但是按照常理推論,不難得出作為機動車駕駛員,在經過系統培訓獲得駕駛執照後,更能够考慮到行人在這一情況下處境,理應有所舉動。

  而從這次事件視頻中的多車躲避,應該反思現行的駕駛員培訓與考核,真的做好了嗎?

  2012年公安部123號令公布了修訂後的《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中,增加了在科目三之外的安全文明駕駛常識考試內容,也就是大家俗稱的“科目四”。“科目四”中,對發生交通事故後的處置知識等涉及不多,現實中對這一科目的學習也多流於形式,只要考過即可。可以說,現行的機動車駕駛員培訓與考核,缺乏一種對駕駛員人道主義精神的教育,甚至是缺乏對駕駛員事故後處置能力的教育。從國內現實情況來,這樣的教育如能落到實處,甚至推廣強制,十分有必要。

  畢竟,在這種突發狀況下,每個人的應激處置能力并不一樣。肇事司機、行人、路過司機不施救的原因,可能是被嚇到、慌張無意識了,也可能是當心扶起被訛,更有可能是不想參與。但是接受過系統駕駛培訓的人,比普通行人更應該能够了解現場的狀況和處置方式。因為他們比普通行人了解汽車的性能及其帶來的傷害,更比普通行人熟知在道路事故中如何處置。所以,那些路過繞行司機的行為,值得引起反思。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