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活驢飼虎”事件與動物保護的立場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6-10 23:30:19


  無論背後有著何種利益糾葛,但是在公衆看來,所謂“活驢飼虎”的血腥一幕,的的確確在這座動物園內發生了。并且,公共輿論針對此事的發聲,也大多抽離了糾纏不清的前因後果,而是直指那些有圖有真相的“核心事實”。諸如此類涉及動物的話題,每每都能引發巨大爭議。愛心滿滿的動保人士,當然是又一次義憤填膺地口誅筆伐;而與之相隨的,則是那些斥之矯揉造作、“玻璃心”之類的反詰之聲……諸如此類的橋段多次上演,早已算不得新鮮。

  無論如何,用活驢“喂”老虎,終究是不妥的。之於此,涉事動物園也有著清楚的認識。如若不然,其也就不會急急澄清,強調“確是扔進老虎池,但并不是投喂”了。而從輿論反饋來看,絕大多數人對“活驢飼虎”的不當性,也都有著高度的共識。之所以形成這一共同判斷,最初原因其實非常簡單。那就是,這一發生在公開場合的、血腥而暴戾的行徑,給目睹者帶來了極大的不適感——簡而言之,因其間接侵犯了“人”的權益,故而不存在道德合法性。

  “活驢飼虎”事件所牽出的,乃是關於動保理論的又一次討論。現實中,“動物保護”的道德和邏輯基礎,其實來自於三部分:其一,全社會為維護物種多樣性,而一致保護稀缺動物;其二,主流群體出於避免引發“人”感官不適和心理排斥等因素,而主張禁絕對動物的無故虐殺、施害等;其三,則是一部分小衆社群從動物本位出發,強調“萬物有靈”,主張動物本身就享有“不被傷害”的權利。就此,到底該從哪個維度看待“活驢飼虎”一事,儼然成了問題。

  應該說,就“活驢飼虎”的個案而言,是非對錯并沒有太多爭議。真正存疑的是,人們對於此事的理解、詮釋和賦義,以及各種不同動保理念的碰撞。是以“人”為本位的動保,還是以“動物”為本位的動保?是就事論事地重申關於“善待動物”的那些基礎性共識,還是借題發揮兜售超前的動物福利主義、動物權利主義雲雲?鑒於這種種疑問和抉擇,這起“扔活驢進虎池”的事情,投射到網絡輿論場內,注定波瀾不斷。(來源:華西都市報 作者:蔣璟璟 本文略有删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