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屬於特殊商品,對病人來說是“剛需”,尤其對一些“特殊”病人而言,在犯病的時候能不能找到藥,或者買得起藥,幾乎決定了病人能否戰勝病魔活下來。
據媒體報道,近日一款“救命藥”硝酸甘油“一瓶難求”,價格漲了十多倍。據了解,除了在某平台藥房硝酸甘油存貨頗為充足,其他多個平台的硝酸甘油片、硝酸甘油氣霧劑等多個品類的藥品,均出現缺貨情況。
其實近年來,媒體報道的短缺藥物并不鮮見,像魚精蛋白、他巴唑、放綫菌素D、促皮質素等都出現過不同程度的短缺。這種短缺并不是暫時的,而是受制於“價格不高、臨床用量少、僅有一兩家企業生產”這一現狀,是長時間連續性短缺,當然,此類藥物也并不是找不到替代藥物,只是替代品價格高昂,一般患者承受不起。
此前,一個疑似患嬰兒痙攣症的新生兒,需注射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結果引發了一場全國“尋藥”大行動,面對救命藥品頻頻告急,媒體指出,出現這種狀況源於當時帶有計劃經濟色彩的藥品管理制度,有關部門對藥品實施限價導致廉價好用藥的消失。之後,國家發改委於2015年6月1日取消了大多數藥品的最高限價,讓市場導向幫助控制藥品價格。但這一政策實施以來,并沒有改變一些平價藥瀕臨消失的現狀。
換言之,不管是限價還是交給市場,都應當有一個有政府托底的平衡點,當藥品生產使得企業負擔加重時,應當給予企業相應的優惠政策,保證救命藥的繼續生產;反之,當市場的逐利本色使得他們對平價救命藥棄而遠之時,政府部門當對其進行有效引導,限制其單純的盈利模式,畢竟藥品生產不能完全當成一種生意。
回過頭來看此次硝酸甘油告急,一來是藥房銷售硝酸甘油的利潤極低,“賣一瓶幾乎不賺錢”,使得他們不敢大量進貨,二來,原材料漲價,利潤偏低,藥企生產積極性不高。原料不足導致產量下降,缺貨導致漲價的惡性循環,為廣大患者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