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一名網友在微博發文,稱自己母親為河南省某中學教師,自10月中旬起,在網絡直播授課期間持續遭受陌生人員網絡暴力。10月28日,網暴程度加劇,該教師在結束網課後不幸猝死。事件一經曝出便在網絡中引發軒然大波。當天,屬地教育部門公布事件情況通報,稱該教師離世屬實,但是否因網暴導致還需等待公安機關進一步調查結果。
據以往的媒體報道來看,入侵網課類似事件并非首例,這種行為在互聯網中被統稱為“網課爆破”。今年九月,沈陽城市建設學院學生在上網課期間,便有數名陌生人員混入直播間出言不遜、開麥放歌。不少上過網課的網友都反映曾深受其擾,但往往只能靠重新開設直播間、設置密碼等方式臨時降低入侵風險。
到底什麼是“網課爆破”,而這群不法分子又為何頻頻專挑上網課的師生進行攻擊。據了解,有極個別學生對老師、上網課等存在不滿情緒,故意在網絡中公布網課會議號碼、密碼或者鏈接,并希望與課堂無關人員加入。這便給了不法分子可趁之機,多個社交平台中陸續開始出現“網課爆破”群組,他們通過收費服務的方式,根據客戶提供的指定網課房間信息,組織人員惡意實施“爆破”行為,主要以故意制造噪音、惡意刷屏、辱罵師生,甚至播放淫穢視頻等方式,輕則擾亂網課秩序,重則惡意進行人身攻擊,而在這其中,竟不乏年輕人,甚至是在校學生。
本次事件中,教師的猝死是否與“網課爆破”行為有直接關聯,目前還無法定論。但這種肆無忌憚、毫無底綫的侮辱、誹謗行為給上網課的師生帶來了不同程度且具有延續性的精神損害。可以確切地說,“網課爆破”本質上就是網絡暴力的形式延伸。
對於網絡暴力的懲治辦法,情節較輕的一般網絡暴力行為適用《民法典》規定,可依法追究其民事責任,而情節較為嚴重,例如因網暴致人死亡或相關網暴言論轉發量達5000次以上,則要承擔刑事責任。但同時刑法規定,侮辱、誹謗罪屬刑事自訴案件範疇,也就是說需受害者或其家屬自行舉證,而互聯網的虛擬和隱蔽性,不免會增加舉證、維權的難度。對此,也有不少專業人士提出,“網暴入刑”的關鍵也正在於要從“自訴”走向“公訴”。在目前司法案例中,已有不少因網暴行為被追究刑事責任的案例,但要徹底將網絡暴力關進刑法的籠子,還需相關職能部門繼續細化、推進有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完善。在此之外,根除網暴這顆毒瘤,也要依靠公衆的監督和舉報,提高法律意識,主動搜集保存證據。而就本次事件而言,進一步重視加強對學生群體的心理疏導,真正用好家校聯動這條紐帶,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以積極健康正面的心態面對困難、解決困難,是切斷“網課爆破”利益鏈的第一步。
風朗氣清、和諧文明的網絡家園的建設,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絕非一家之事。只有讓正能量浸潤人心,讓文明上網成為人人自覺,才能避免悲劇的發生。如今,輿論對於該事件的關注度依舊很高,我們相信正義絕不會遲到,違法者也必將受到應有的嚴懲。(來源:大衆網 海報評論員:張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