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我們身上為何沒了傳統文化的影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10 14:15:34  


  中評社北京11月10日電/10月30日,《百家講壇》著名主講人、復旦大學教授、國學大師季羨林弟子錢文忠來到北方圖書城舉辦講座。講座開始前記者採訪了他。眼前的錢文忠,有著學者的風度,侃侃而談,談到當前的國學熱,錢文忠坦言,目前,只是一種虛熱。談到文化與文明時,錢文忠說,文化不等同於文明。近幾年,文化講得太多,文明講得太少了,這正是中國文化為什麼沒有完全“落地”為文明的原因。《弟子規》是人的道德底線,錢文忠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丟失表示擔憂,他說,從清朝晚期到“文革”,我們的傳統文化被破壞了100年,我們現在還談不上弘揚,而是更急需找回,這種找回,需要200年到300年的時間,需要幾代人的努力。

  我們身上為何找不到傳統文化的影子

  為什麼要學《弟子規》?錢文忠說:“《弟子規》所講述的內容,是我們今天所迫切需要的。因為現在的中國人不缺知識,缺的是禮儀和文明。比如,上海世博會是世界文明的窗口,可參觀世博會後,你可以看到隨意丟棄的垃圾,隨地吐痰等不文明現象……這些觀眾不見得沒有文化,可他們的行為卻不文明。 ”

  錢文忠指出,一個人有文憑不代表有文化,一個人有文化也不代表有文明。近年來《弟子規》在全國各地都受到重視,變得越來越“熱”。很多學校用它來教育孩子,也有很多單位,用它來培訓員工。道理很簡單,很多企業招進學歷很高的大學生,可是後來發現這些大學生知識沒問題,技能也沒問題,就是不怎麼懂規矩、守規矩。對此錢文忠認為,只能從中華傳統文化中尋找解決的辦法,而《弟子規》就是中華民族子孫的戒律和規矩,也是把文化落地到文明的一部最重要的規章和指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