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獵殺”中國概念股漸趨產業化
http://www.CRNTT.com   2011-06-13 16:25:34


 

  目前,做空中國概念股似乎已形成了一條“產業鏈”。狩獵者主要有第三方研究機構、律師事務所、對衝基金等。在美國資本市場允許做空的制度下,他們先做空公司股票,然後曝光他們自己認定的該公司可能存在的問題,發布該公司的負面報告。

  上述策略百試不爽,布洛克及其利益夥伴們所瞄准的海外上市中國公司的規模正在呈幾何式增長。在前幾家公司的“小打小鬧”後,“渾水摸魚”鎖定的東南融通公司規模超過了10億美元,而本次最新案例的主角嘉漢林業的規模更是東南融通的5倍以上。

中國概念股“水土不服”

  中國企業在海外上市監管環境下的“水土不服”及其自身問題,也客觀上為“做空中國概念股”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土壤。以往能引來更多投資者青睞的“中國”字眼,某種程度上已成為中國概念股的“致命ID”。

  在“做空中國概念股”漸成產業化的背景下,中國海外上市公司料將為某些公司的欺詐行為而集體“埋單”。一旦中國企業被打上財務造假的烙印,難免要影響那些正準備去美國或其他海外市場上市的企業。

  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表示,今年夏季將推出更加透明的審計報表模式,希望在今年下半年能與中國達成跨國監管協議,對赴美上市的中國企業進行實地檢查。

  8日,美國券商盈透證券在網站上稱,因擔心風險進一步上升,該機構“禁止客戶動用借入資金買入132家中國上市公司股票”。投資人士指出,盈透聲明本身並無太大市場效力;真正可怕的是,認定做空中國公司的策略可以賺錢,會使手握空單的美國機構主觀希望中國公司的財務問題越鬧越大。“一旦這一狀況成為現實,做空中國概念股的產業化趨勢將有進一步深化、甚至最後難以收拾的危險。”(時間:6月13日 來源:中國證券報 記者:高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