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個稅紛爭的政治鏡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6-28 12:56:03  


 
  專家則不然,他們屬於社會中上層,尤其是那些著名專家,多是名利雙收。在網民印象中,一些專家就是那些自曝寶馬香車、張口即數千萬的主,他們為什麼人說話不言自明。當然,一些專家作為知識分子還有另一種特性,那就是超越自身的利益而為民請命。具體到每個專家,究竟是為自己利益說話,還是為社會公眾說話,兩種角色內在存在衝突。有一些專家能站在中下層立場上說話,但多數恐怕還是屁股決定腦袋。由此看來,個稅上網民與專家的爭議,反映的是中國社會階層利益的紛爭。

  這種紛爭折射著決策機制的矛盾。個稅爭議是由修訂個案議案徵求意見引起的。做這種徵求意見,體現了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的取向。科學化和民主化既是統一的,也是有矛盾的。許多專家的意見側重從學理角度解釋個稅的起點,諸如個稅的基本性質,個稅起點的計算依據,個稅調整與稅額平衡,個稅徵收的國際慣例及歷史經驗等。

  稅收也是一門科學,專家的這些論述有專業知識為支撐。大部分網民沒有系統學過稅收理論,他們對個稅的意見多是從切身經驗和感受做出的。但網民人數眾多,能全面反映社會各階層群體對待個稅的基本態度。粗略地說,如果專家意見代表著科學化,那麼網民意見就代表著民主化。如果兩者意見一致,那當然好。而當兩者意見不一致時,決策就面臨著取舍。如果是科學決策,那就要尊重專家的意見,因為在科學上從來就不是少數服從多數的規則,即使是10位專家對20萬網民,也是如此。如果是民主決策,那就要尊重網民的意見,何況是20萬票對10票這樣完全壓倒性的優勢。一人一票、票值平等,是民主決策的基礎。(時間:6月27日 來源:人民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