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故宮事件頻出:腐敗冰山一角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22 13:31:17  


 
  倦勤齋位於乾隆花園北端,是故宮裝飾最為奢華的宮殿之一,以乾隆表達未來退位後心願的詩句“耆期致倦勤,頤養謝喧塵”而得名。倦勤齋所在的乾隆花園,又稱寧壽宮花園,位於故宮外東路,占地近6000平方米,共五重院落,原是乾隆皇帝為自己退位而興建的太上皇宮和私家花園,原打算供他養老休憩之用。

  乾隆花園至今只開放了一小部分,據故宮員工介紹,乾隆花園有些不對外開放的部分,在清末代皇帝溥儀出宮後,其內部裝飾和擺設就沒再動過,久而久之破舊不堪。

  2001年,總部位於美國紐約的世界建築文物保護基金會(WMF)和故宮博物院簽訂協議,雙方合作,保護並複原倦勤齋。該基金會對倦勤齋的興趣,緣於室內的一幅通景裝飾畫。這幅畫通天到地,占滿整整西側四間房的墻壁,畫中有仙鶴、牡丹,和室內的其他竹籬內裝修融為一體。這幅畫據稱是由歐洲傳教士畫家郎世寧借鑒了歐洲教堂中的天頂畫和全景畫的形式,移植於清代宮廷。

  上世紀90年代初,畫家聶崇正用英文發表了一篇文章,介紹倦勤齋內朗世寧這幅通景畫。文章發表後,在世界範圍內引起反響。包括英國王子查爾斯在內的多個國際基金會找上門,表示願意給故宮投資修復倦勤齋,都被故宮謹慎謝絕。

  再後來,美國前總統老布什攜其夫人到北京訪問時,專程到故宮來看這幅畫。

  據說,老布什夫人當場拿出一張支票,表示要出資修復。後經協商,由老布什夫人參與其中的世界建築文物保護基金會出資修復。

  這是故宮博物院第一次與一家外國機構共同修復故宮內具有歷史性的室內裝飾。世界建築文物保護基金會為倦勤齋項目共投入數百萬美元,從2003年動項目,2008年完工。

  故宮博物院派出宮廷部、科技部和古建部三個部門的負責人參與這個項目,外方亦請來美國及其他國家的諸多專家參與技術指導。

  倦勤齋的室內修復工程並不容易。挑戰來自尋找接近的材料和幾近失傳的傳統手藝。比如,為了尋找托起通景畫的乾隆高麗紙——這是一種用桑皮做的紙——科技部主任帶人四處尋覓,終於在安徽一個非常偏僻的山溝裡找到。故宮的訂單也救活了當地村莊裡的手藝人。

  在修復倦勤齋項目過程中,世界建築文物基金會發現整個乾隆花園都有修復價值和意義,遂於2004年和故宮方面達成乾隆花園修復總體規劃。整個工程計劃於2016年完成。世界建築文物基金會稱,保證把乾隆花園修復好的建築、內裝飾和花園,作為統一和連貫的整體首次向公眾開放。這在過去只有中國皇帝才能享受。

  倦勤齋修復工程在2008年北京奧運前結束。據參與項目的有關人士透露,當時中外雙方已經就開放事宜進行了充分討論和規劃。原來的設想是,因地方比較小,每次進10人,時間不超過30分鐘。雙方還設計了幾套方案,比如早上分幾批,下午分幾批,並實現網上預約參觀時間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