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平信郵寄丟失率達33%,郵政責任感缺失,管理不到位這些當然都是原因,但不是全部,甚至並非根源性問題。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對經濟發展是一個優勢,但對於維持平郵暢通而需要的基本固定成本而言,顯然不是有利因素。
隨著平信使用量的大幅下降,郵政自平信服務需求大幅萎縮,最終收入無法支持其固定成本的時候,要麼繼續維持這個基本成本來保證服務質量,結果是任由虧空擴大而最終破產,要麼削減必需的基本成本而降低服務質量,其中主要後果是平信的大量丟失。
郵政顯然是選擇了後一個選項,為此它丟失了誠信並遭到民眾的譴責,這種後果郵政內部不僅很清楚,相信比我們任何人都清楚。但問題是其他的選擇只會更糟糕,因為平信市場已經失靈,任何依靠市場方式解決問題的辦法都難以實現我們預期的結果。
平信丟失且丟了白丟一直是個廣受詬病的現象。根據記者調查,發現丟失的平信差不多占到了三成。調查中記者寄出的100封信中,只有67封送達,33封平信丟失,這個比例堪稱驚人。而對平信的丟失郵局不會承擔責任。根據我國郵政法的規定,郵政企業對平常郵件的損失不承擔賠償責任。
由於互聯網的發展,電子郵件和網絡視頻廣泛普及,導致平信的使用率大幅下降,很多人對平信的使用已經淡忘,平信需求的萎縮已經導致一場市場生存危機。但是它依然有存在的需要,一定的環節下有其存在的空間,還不能完全放棄,以免有一天,我們需要告訴孩子,傳說中的通信是怎麼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