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公共縱容”可以休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29 14:57:49  


  對於香港出資400萬港元援建的綿陽紫荊民族中學被拆遷改建為商業地產項目“涪城萬達廣場”,香港立法會議員王國興強調,內地政府變更援建項目的內容,港府有必要向市民交代。香港發展局日前表示,由於港府與四川省的有關商討正在進行中,目前沒有新的進展可透露。

  香港議員之所以尖銳發聲,是因為他們認為,被捐助單位所接受的每一筆善款,都是納稅人的血汗錢,來之不易,飽含深愛。受捐者都應該精打細算、倍加珍惜、慎重決策、科學利用、杜絕浪費,讓善心得到最大化施展,讓援建工作始終維持在公平公正、透明高效的維度之上,推動愛心工程發展,也讓災後重建工作經得起歷史和人們的追問。

  這個小道理我們可謂是“婦孺皆知”。可看看社會現實,援建項目如何實施,善款如何利用,多是被捐助單位“自家”的事情。因為缺乏相關的詳細財務信息、建築規劃信息,施愛者根本無法真正有效發揮社會和財務監督職能。就是建築善款出現被挪用、被浪費,施捐者和納稅人也無計可施、無可奈何。久而久之,潛藏在我們身上的公民性格、公共意識以及義無反顧的監督精神,也就暗淡很多、萎縮很多。

  正因為有了這種“公共縱容”,當下的社會發展過程中,才出現了諸多公共財政浪費、決策浪費以及“短命大廈”。據報道,“七五”到“九五”期間,我國決策失誤造成的資金浪費大約在4000-5000億元。中國已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築工程量最大的國家,但是中國的建築卻呈現出“短命”態勢,平均壽命僅為25-30年。而在英國,建築的平均壽命為132年,美國為74年。比如2007年2月,投資2.5億元興建的沈陽五裡河體育場在使用了18年後就被拆除;2010年3月,落成不滿10年、耗資3000多萬元的海南省海口“千年塔”淪為了“短命塔”;2010年7月交付使用的杭州蕭山區鴻達新路,由於該道路被認為影響杭州的整體形象,在同年8月又被徹底重新改造。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